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中国女孩特别傻 老外们竟都这么说


    在一次聚会上,一个外国男人说,中国女孩是他所遇到的世界上最开放、最大胆的女孩。我们一直认为我们是含蓄的,内敛的,害羞的,矜持的,可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世界上最开放的女孩”? 


  如果我想结交女朋友,我不会去酒吧找 

  ——罗伯特,24岁,美国人我到中国已经两年了。发现北京的女孩子比很多在美国的华裔女孩子都现代、都开放。 

  我喜欢现代的女孩子,跟性格过于传统的中国女孩交流比较困难。我特别喜欢那些大学毕业、有几年的工作经验的女孩,因为她们才够独立,够聪明。大学刚毕业的中国女孩往往头脑简单,就像美国的高中女生一样。 

  我感到奇怪的是,中国女孩子不注重男人的外表,而是看他们的实力,所以在街上往往会看到年龄差距很大的情侣走在一起,因为有实力的男人基本上都不太年轻了。在美国这样不般配的情侣是会被别人嘲笑的。我们不想去当别人的“爸爸”或者“大哥”。 

  我遇见过很多特别开放的中国女孩。她们喜欢结识外国人。在酒吧里,她们会主动跟我打招呼,我请她们喝一杯酒,她们就把手机号码告诉我,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我见面就问女孩子要手机号码,一定会吃她们的耳光。 

  我觉得这些中国女孩特别傻,因为她们以为外国男人看不出她们的目的。其实跟她们周旋的那些外国男人也都是利用了她们的目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我想认真地结交中国女朋友,我会请同事、朋友介绍给我,而不会去酒吧。 

  外国男人是有腿的钱包? 

  ——路茨,26岁,德国人,在德国某家大型工程公司中国分公司实习。 

  来中国之前,我对这里几乎一无所知。但我喜欢张艺谋的电影,我觉得巩俐特别漂亮,过去我心目中的中国女孩子就是这个样子。 

  现实和想象总是有一定的差距,我现在可以把中国女孩分为几个类型: 

  传统型:这类女孩往往性格温和、内向,对男人,特别是西方男人怀有很强的戒心。如果你夸赞她们的衣饰漂亮,她们会红着脸走开。想请她们吃饭、泡吧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西化型:这类女孩性格开朗,爱交际。除了肤色,和西方女孩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她们可以痛快地接受我们的邀请,跟我们一起出去跳舞、旅行,也会因为很多小事跟我们吵架。我周围的很多中国女同事都是属于这个类型。 

  功利型:我没有想到会在中国遇到那么多功利型的女孩。与西化型不同的是,这类女孩特别主动,而且你跟她出去两三次,她就会提出做你的女朋友,甚至说希望你跟她结婚。也有一些是为了其他的目的,比如为她出国做担保,帮她在国外找学校、找住所等等。她们把男人看成是有腿的钱包。我非常不喜欢这样的女孩,我想没有男人会喜欢这样的女孩。 

  我知道有些西方男人利用中国女孩这样的心理胡作非为,我们也讨厌这样的行为。所以我希望中国女孩能多有一些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功利的女孩最精也最傻 

  ——比尔,31岁,挪威人,欧洲某机电集团驻京负责人。 

  我来中国工作五年了。我认为中国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国家,大学生毕业后马上就遇到很大的钱的压力。在挪威不是这样,人们都很懒惰,因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太完善了,所以大家都变成了懒汉。 

  我喜欢努力工作,所以我更喜欢中国这样给年轻人创造出头机会的环境。 

  中国的女孩子跟男孩子一样,有非常强的赚钱的欲望。我曾先后交往过两个中国女朋友,她们都曾经是我的同事。她们工作非常努力,经常像我一样加班,下班后还认真准备去欧洲留学的考试。她们身上有一种很坚忍的力量,我真的很佩服她们。 

  如果说到中国女孩有什么缺点,我认为她们中间的大多数人知识比较单一、贫乏,跟她们聊天的时候会发现她们“有点傻”。有很多特别漂亮的中国女孩,头脑里却是空空的,而且她们非常满足于此。 

  而我们欧洲男人喜欢的女孩是聪明的、有趣的、有个性的,这些优点加在一起,会让一个外表不太出众的女孩也非常有魅力。 

  说到那种特别功利的女孩,我在很多亚洲的国家都遇到不少。表面上看起来她们很精,但我认为她们其实是非常无知的,她们以为欧美男人喜欢开放的女人,所以她们就努力让自己显得特别开放以博得他们的欢心,达到自己的目的。可她们中间有几个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美国经济真的一团糟吗?


   曹长青评论文章:再有一个多月,美国就将进行总统大选。目前两党都开了全国大会,正式提名了总统和副总统。美国总统大选历来的主要议题,都是外交政策和国内经济这两大块。围绕美国经济,两党更是辩论激烈,也有很多抨击。中国官方媒体最近在评论美国大选和经济时,特意引用了美国一些党派的攻击资料,渲染美国的经济一团糟,由此可潜在衬托出,还是中共“领导有方”,经济强劲增长,由此给中国老百姓洗脑。

美国的经济真的是一团糟吗?当然,美国从去年始,出现房屋贷款危机,导致就业市场缩小,截至今年8月,美国的失业率已升至6.1%(去年底是5.0%);并有十余家银行倒闭,美国政府最近出手,接管了房利美(Fannie Mae)与房地美(Freddie Mac)两家出现严重金融问题的大银行。


但从更大的背景来观察美国,它的整体经济状况,或者说基本底座,并没有发生重大松动,并有强劲复苏的潜力。

美国民间研究机构“政策研究中心”(CPS)研究员、曾在“世界银行”担任顾问的经济学家马斯登(Keith Marsden)九月初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题为“布什总统有很好的经济记录”一文,提供了很多统计数字,由此可更清楚地看到美国经济的整体面貌。这些数字不是来自执政的共和党政府,而是来自像国际货币基金(IMF),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世界项目评比(ICP)以及美国统计局(USCB)等权威机构。

美国经济实力比八年前增19%

根据这些机构的统计,美国经济从2000年以来的增长,超过世界上任何其它工业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的报告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从2001年到 2008年的平均年增长率是 2.2%,自8年前克林顿政府结束至今,美国的经济实力增加了19%。而在这个期间,法国只是增加了14%,日本是13%,意大利和德国都是8%。

当然,北京官方媒体会强调,中国过去开放改革的3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以上。但在没有新闻和言论自由的中国,这种统计数字有多大水分,没有人可以挑战。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斯基(Thomas Rawski)认为,中国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和这个统计有很大距离。但中国过去20多年经济增长幅度比较大,是个事实。不仅中国,被称为亚洲经济四小龙的南韩、台湾等等,当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比例都是如此。现在,连印度的年度经济增长率,过去8年,都保持在6%以上。但和美国经济相比,这些国家的距离仍相差很大。

看一个国家的经济,主要是两点,一是整体规模,二是人均收入和消费能力。2008年度,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将在3万亿美元之内,美国将突破13 万亿美元。这和美国、中国的人口数量恰巧形成反比:美国3亿人口,中国13亿。美国人口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但国民生产总值却是中国的四倍以上。

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18倍

比整体国力更重要的是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不是“国富”,而关键在于是不是“民强”,即人民生活是不是有质量、富有。根据“世界银行”各国发展指数的“世界评比项目”的最新报告,美国的人均收入在2007年已达到45,594美元,远高于法国(40,782)、德国(39,650)、意大利(35,386)、日本(34,023)。台湾排全球第26名,是16,274美元。中国排第104名,是2,460美元。

“世界评比项目”对全球146个国家的研究统计,2005年,美国的人均消费(公民和非法移民都算上)是32,045美元,全世界排名第二,仅排在欧洲小国卢森堡(该国人口不到50万,面积不到台湾的十分之一)之后,远超过英国(25,155美元)、加拿大(23,526美元)、法国(23,027美元)、德国(21,742)。而中国的人均消费,根据这个报告,只有1,751美元。

根据最乐观的预测,到2015年时,中国的城市家庭的年消费能力可能达到一万美元,大约是今天的美国家庭的四分之一。届时中国的整体大众消费能力增至9910亿美元,约相当于美国的18%。

大众消费占美国经济三分之二

美国虽然目前处于失业率攀高的状态,但美国的就业人口比例,按照国际标准,仍是相当高的。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的报告,美国的就业人口(16岁到66 岁)在2006年占71.7%,高于欧洲欧元区国家平均值5个百分点。美国的失业率从2001年到2007年,平均为4.7%。而在之前的克林顿执政的八年中,平均是5.2%。美国的失业率远低于欧元区国家平均值的8.3%(从2001至2007)。

美国虽然因为打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并至今仍要维持很大的军力和开销,但美国的军费开支和九十年代相比,并没有很大增加。例如,1995年美国军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8%,2006年则仅增长到占GDP的4.1%。和在二战(占37-38%)、韩战(13-14%)、越战(7-9%)期间相比,比例还是很低的。

美国经济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它主要依靠“内需”,大众消费占美国经济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中国正相反,过去30年来的经济增长,出口占相当大的比例。美国主要依赖自己内部的市场,而中国主要靠世界,所以一旦有国际性经济危机,中国就会首当其冲,受到重大影响。

民主国家财富藏于民

中共媒体总是渲染美国政府有多大的财政赤字,而中国的外汇存底是世界第一等等。但美国向来不是那种小地主,把钱都攒起来炫耀,而是投资、用钱滚钱。而且更明显的一个现象是,在民主国家,都是财富藏于民,政府反而经常赤字运作。像美国,根据最新统计,截至2006年,有114万人的个人财富达到500万美元之上。拥有100万美元资产以上的美国家庭,已增加到930万户。而这些富有的美国家庭,除了继承财产的,都是靠自我奋斗、依靠自己的能力创造了财富。而中国的巨富、暴发户,相当一大部分是在没有真正市场经济的不平等竞争中获得的,更有很多是靠官商勾结巧取豪夺的。

最近世界银行发表的最新《2009年商业》(Doing Business 2009)年度经济改革、经商自由度评比报告(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进行年度追踪观察和统计,从去年6月到今年6月),结果,美国领先所有其它工业大国,排第二名(第一是新加坡),后面依序是香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中国从去年的排名第90,升至第83名。

“美国溜向社会主义”

美国经济现在处于不景气状态,主要由于房屋贷款出现问题。近年由于美国房价上涨,有些人抱着投机心理,抢购房子、囤货居奇,想发横财;贷款银行也因投机(和商业竞争)心理,没有严格把关,随意贷款;房建商则猛盖房子。最后房子过剩,抢购的房子卖不出去,银行贷款当然就还不上,造成金融危机。

但美国政府没有让“市场”自行调节,即没让那些随意贷款的投机者承担自己的责任,也没让乱贷款的银行倒闭,反而由政府大手笔出资,接管了两家出问题的大银行。这像是有人赌博输了钱,政府出面补偿。共和党总统和副总统提名人麦凯恩和佩林在《华尔街日报》合写文章说,两家房贷银行被政府接管,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但11月初的美国大选,不管哪个党的候选人进了白宫,其经济政策都可能走向这种政府统揽经济的方向,只不过民主党的奥巴马是“跑步”,共和党的麦凯恩是“走步”,速度不同而已。

二千年美国总统大选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称为市场经济学泰斗的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说:无论哪个党胜选,“美国都会溜向社会主义”,区别只不过是,共和党可能溜得慢点,民主党可能溜得快一点。如果弗里德曼还健在,对这次大选,可能还会做出这种预测。这种不走充分的市场经济、热衷政府干预的“溜向社会主义”政策,才是美国经济的真正“隐患”。

  《看》半月刊 2008-09-30 08:47:29

2008年9月24日星期三

科学家预测:2050年人类可能远离死亡获永生


据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们日前对人类未来50年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了预测,这对于人类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命运和未来前途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预测显示,在今后50年的时间里,人类将会实现载人火星探测、在月球定居、建太空工厂、在小行星上采矿、擦除记忆、大脑移植,甚至还能远离死亡获得永生。

  而人们目前经常使用的烟灰缸、邮局、钱包和台式电脑等,则很可能会永远消失。

  以下为科学家们对未来50年的预测

  2010年

  将消失:手写书信;个人隐私;烟灰缸;挤奶工。

  将出现:真假识别器;穿在身上的计算机;梦机器。

  2015年

  将消失:感谢信;陆上电话。

  将出现:人类在月球上定居;专门用来睡觉的宾馆。

  2020年

  将消失:邮局;免费停车;一战幸存者;秘书;DVD;电话簿;“彻底退休”的概念;政府退休金。

  将出现:机器人外科手术;人造眼球。

  2025年

  将消失:台式电脑;周末不工作;马尔代夫。

  将出现:氢燃料充注站;;记忆擦除器;感官互联网。

  2030年

  将消失:高清电视;工会;遗产税;进食午餐;皱纹;整容手术。

  将出现:机器人照料婴儿;记忆增强器;自动驾驶的汽。

  2035年

  将消失:儿童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玩耍;硬币;石油;微软;中产阶级;廉价旅行。

  将出现:根据个人基因定制的食谱;3D打印机;虚拟窗户。

  2040年

  将消失:钞票和钱包;汽油发动机;免费的公共空间;欧盟。

  将出现:在太空中建造工厂;全球货币;电视墙纸。

  2045年

  将消失:垄断;鞋带;英国的君主制;自然分娩。

  将出现:根据污染排放量来征收个人所得税;隐身外衣;人类前往火星。

  2050年

  将消失:家务劳动;永久性失明;Google;二战幸存者;联合国;死亡(除非你想死)。

  将出现:大脑移植;记忆下载;全球身份证;机器人警察。

2008年9月23日星期二

华尔街危机不会终结“美国时代”


 美国的生命力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不要因一时、一地、一事而轻言“美国衰落” 

  早在20年前,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预测,由于过度扩张,美国霸权即将终结。一时间,“美国衰落”成为全球政界、学界和商界的热点话题。今天,“美国终结论”再次被摆到了桌面上。 

  在国际上,美军深陷伊拉克、阿富汗战争困境,且面临俄罗斯在中亚的强劲挑战。在国内,五大投行三家垮台,“华尔街风暴”引发“金融海啸”,美国经济面临冷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挑战。那么,华尔街神话的破灭真的会终结“美国时代”吗? 

  经济老大地位仍无人能敌 


  尽管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衰落”的论调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美国并没有像一些人预期的那样走向衰败。这段历史告诫我们,美国的生命力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不要因一时、一地、一事而轻言“美国衰落”。 

  根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罗伯特·吉尔平对历史上霸权兴衰的研究,一个霸权走向衰落主要有几个因素,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率下降、军事开支超出承受能力、消费水平高于生产水平、维护全球政治统治的成本提高、在新技术革命中落后。用上述五个指标来衡量今天的美国,就能大致看清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 

  经济衰落是“美国衰落论”的主要依据,其论据是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在持续下降。从经济总量上看,排在前9位的国家和经济实体分别是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印度、德国、英国、俄罗斯和法国,这些实体的GDP都在2万亿美元以上。如果把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看,欧盟的经济总量和美国接近,都是14万亿美元左右。但从欧盟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中的表现来看,很难把它当作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除欧盟外,未来最有可能追上美国的是中国。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2007年GDP近7万亿美元,是最接近美国的国家。但是按名义GDP计算,中国的GDP只有2万亿美元,美国研究机构一般估计,到2025年美国的名义GDP仍是中国的两倍。也就是说,虽然由于拥有“落后国家优势”,中国、印度、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美国,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经济规模第一的地位仍然无人挑战。 

  从经济比重方面看,2007年美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7%,似乎远低于1950年代的50%。对此,有美国学者指出,如果从更大的视角看,从1880年美国崛起到现在的120年时间里,除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特殊时期里,美国经济比重一直维持在25%左右。根据目前的形势看,如果不发生大的突发事件,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是这个格局。 

  综合实力依旧占绝对优势 

  美国的军事开支确实全球最大,大到其他国家根本不能望其项背。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在军事上保持着绝对优势。这一点几乎没有人怀疑,就连“美国衰落论”的支持者也承认。2008财政年度,美国军事开支达6000亿美元左右,几乎接近全球军事开支的一半。不仅如此,美军还在陆、海、空、太空等每个领域拥有绝对领先地位。那么,这么庞大的军事规模是否成为美国的沉重负担,让美国不能承受呢? 

  美国军费开支仅占其GDP的4.1%,远远低于冷战时期的10%。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开支庞大,但也仅占GDP的1%不到。正如美国学者所言,成为第一是一回事,以极少的代价成为第一是另外一回事。 

  美国社会现在的消费大于生产,政府、社会都在借债生活,这似乎完全符合霸权衰落的条件之一。但是,仔细分析当今世界的性质,情况并非如此。 

  美国的储蓄率是零,拥有数量可观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和经常帐户赤字。这确实是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也是美国公众担忧的问题。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尽管美国的消费高于生产,全球仍是生产高于消费,因此美国的过度消费并没有引起投资短缺的问题。美国仍然吸引着大量外国投资,美国也继续对外国投资。 

  此外,从现在的趋势来看,其他国家很难在新技术革命中与美国抗衡。在科学家所预测的未来关键技术中,美国均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以生物技术为例,2005年美国生物技术的产值为500亿美元,占全球的76%,是紧随其后的欧盟的五倍。从教育基础看,美国的优势更为惊人。全球10所顶尖大学,美国占8所,全球100所最好大学,美国占68所。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像下一次新技术革命发生在美国的竞争对手国家。 

  美国的“活力”经受考验 

  美国管理世界的难度和费用过高,是美国霸权面临的最大挑战。随着全球化和新技术的发展,反美力量只要以极少的代价就能对美国形成极大的干扰,恐怖主义就是明显案例。 

  在这些威胁面前,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经济基础显得无能为力。面对气候变暖、全球金融危机、人口老化、非法移民等新挑战,以美国为首的旧秩序难以应付,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力不从心。世界变化越来越快,难题越来越大,但是美国的思维、方式和组织仍是老东西。 

  如果把上述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美国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均没有出现衰落的迹象。其他国家在发展,美国也在发展,并且其活力和潜力也不低。但是,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未来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能否有效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适应新的世界。(牛新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

  2008年09月23日 13:02:26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