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

中国很难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

  中国现在人均GDP是5500美元左右,排在世界89位,正处于中等收入的行列。那么,中国有可能突破中等收入,而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么?笔者认为很难,以中国的现状而言,非常难。这也就是学界一直在讨论的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的问题。其实,也不是说,到了人均1万美元,就突破了,原因是现在的发达国家平均数已经上升到4万,5万,甚至6万美元了。墨西哥,巴西等中等收入国家,人均也有1万美元了。

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人均GDP已经过了1万美元。北京的对比对象是斯洛伐克,两者盘子差不多,今年北京是13000美元,可是人家斯洛伐克也没闲着,人家上升到17000美元。当然,人均GDP与人均收入,还是两个概念,但两者有密切的关系。另外,中等收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收入数量值,而是对比出来的,经常是变动的。


在讨论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之前,还是先看看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中国现在是否处于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是否已经消失的问题。这个问题,与中国的中等收入陷阱关系很大,讨论清楚了,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很难的问题了。

关于中国现在是否处于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是否已经消失的问题,中国学术界有两派互相对立的观点,一派认为,中国已经处于刘易斯拐点很多年了,人口红利也基本消失;另一派认为中国还没到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还可以持续10年左右。


为什么对中国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和人口红利是否消失的判断如此矛盾,另外这个问题为什么会非常重要呢?这背后深藏着什么重要的内容和信息呢?以及,判断的正确与否,是否决定中国未来的走向呢?这正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


刘易斯拐点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是美国一个叫刘易斯的经济学家发现的一种现象,也就是,当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时候,农村剩余的大量劳动力要进城,农业人口要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人口,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城乡之间收入的差距,城市的工厂,可以将农民工的的工资压到最低,也就是可以长时期保持仅仅维持农民工个人最基本需求的水平。但即便这个最低的收入水平,也比农民工在农村务农要强,因此,农村剩余的农民会源源不断地来到城市,形成人口红利,以维持城市工厂的运转,并可以使得资本获利。而刘易斯拐点的意思就是,这个最低工资收入在一个点上,要上扬,也就是在某一个时刻,农民工就不来了,城市农民工短缺,因此工资必须也上扬,才能雇佣到农民工。而农民工之所以不来了,发生短缺现象,是因为农村的人口减少,土地富裕,因此呆在农村的人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其收入也增加,因此,农民工就有了选择,可以不去城市,除非,城里工厂的工资增加。


中国改开以后农民进城的现象,和中国血汗工厂的存在,以及中国世界工厂的定位,还有深圳农民工的工资有十年左右没有增长的现象,好像证实了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的现象,因此刘易斯的理论,很长时间,在中国学界和政界大受追捧。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和拼命压低农民工的工资,都是来自这个理论。


但,现在的争议也在这里,就是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已经没有了。其实,最重要的还不是哪一种判断对,而是判断以后,会产生什么影响的问题。


如果我们判断,中国现在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农民工短缺,农民工的工资被迫上扬,人口红利消失了,那么,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血汗工厂会消失,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也会消失并被资本转移到其他工资收入更低的国家。而这些现象,似乎在中国已经发生了。中国城市的农民工荒已经很多年了,农民工的工资也被迫上涨。血汗工厂向中西部城市转移,成本提高。西方资本也转移了一部分工厂到东南亚国家。


而在这个拐点上,中国也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那么以后,由于人口红利消失,中国如果要进入高收入国家,就必须要产业升级,否则,中国就会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而难以翻身。而历史上,世界有百余国家曾经先后进入中等收入,然后大概只有13个国家跨过去了,成为高收入发达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而大部分的国家,都失败了,被迫长期停留在中等收入陷阱中,而迈不过去,如南美的大部分国家,还有东欧的许多国家。


那么,中国呢?中国是否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而顺利进入发达国家呢?笔者判断,还很难说。


原因是,产业如何升级?无论中国现在的官僚资本也好,国家资本也好,买办资本也好,民族资本也好,其经营的产业,大部分都是初级产业,或仍然保持血汗工厂的样子,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大概只有军事工业,能保持一定的技术水准和技术领先地位,但也有限。中国的军火,在国际上能卖出去一点,但不是很大,这就是明证。大多在中低位的水平上。中国的军工还需要进口俄罗斯的武器和技术,也是一个证据。中国的低技术产品,还在源源不断进入发达国家,当然,因为金融危机,中国的产品出口受到很大的打击,对欧洲和美国的出口都下降了很多,最近有点好转。当然,出口的对象也包括很多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


产业升级的核心是技术升级。而这个技术升级,主要是靠自己的发明创造和技术积累,而很难再靠抄袭别人来实现了。何况,西方国家还继续对中国技术封锁。但问题是,现在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不干实业了,血汗工厂因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而干不成了,成本太高。升级又很难,所以,很多企业都转型去搞房地产了,中国的房地产暴利也就是这样来的。或很多企业转型到分抢政府蛋糕,也就是基础建设,地铁,公路,铁路上来,这些没有太高的技术的行业。或有些资本开始瞄准最后的大型国企,试图将其私有化。


不过,所有这些资本与企业,都是没有什么雄心的,也没有什么抱负的。当国企被瓜分完毕以后,当政府的基建订单也被用光以后,当房地产业被泡沫化以后,怎么办呢?这些私有化,不过就是转手而已,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不过是创造了很多的超级富豪而已,不过是进一步形成两极分化而已。这也就是很多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以后,难以跨越式发展,而进入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停在那里了,窝里斗了,公变私了,如此而已。而中国教育的落后,应试教育,也很难产生有创造力的人才。中国有一大批中等人才,但高端人才,天才并不多。


另外一种判断认为,中国现在还没有到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还有,还可以持续十年。他们解释看到的现象,也就是,好像刘易斯拐点到了,农民工短缺,工资上涨,成本加大,但他们认为,中国农村现在的人口还是很多,很多农民工并没有真正进城,而是年轻时候在城里干,年纪大了,就回到农村了,不出来了。于是,这些人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将这些农民赶出农村,逼迫其进城,或搞什么城镇化。但中国鬼城遍地,已经说明了,行政命令式的城镇化,必然失败。中国三十年来一直都在进行自然的城市化的过程,城市里面有工作,有好收入,农民自然到了城里,然后如果城市接纳,有福利,有户口,农民就会留在城里。而现在,很多人想靠逼迫的方法,也就是将农民的土地用低价搞下来,然后断了农民的后路,逼迫其呆在城市里面,成为贫民窟的人或流民。这些人,因为无路可退,于是被迫成为血汗工厂的人。如印度那样的贫民窟,这些贫民窟甚至可以生产第二代血汗工人。这样的城镇化,是真的吗?鬼才相信。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就是这样来的。背后的阴谋就是要断了农民的后路,逼迫其成为最低价农民工。中国的城市化率,现在被认为有50%,其实真正能呆在城市,成为新市民的农民并不多,有两亿人都是流动的,也被划入城市人口之中。而真实的现象是,城市并不接待这些农民,他们没有工作,没有福利,房子,小孩教育,养老都是问题,根本无法在城里解决,所以这些农民工年纪一大,就必然要回到农村,包括日后的养老。如果去掉这些虚的数字,有学者认为,中国真正的城市化率,仅有35%。


无论是第一种判断,还是第二判断,第一种判断是认为中国应该快速产业升级,第二种认为还可以暂缓,只是暂缓将来还要遇到,躲不过去,而靠血汗工厂,是不会度过中等收入这个门槛而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即便还有所谓十年的红利。


以中国企业的现实状况,笔者看不到任何的证据能说明中国能跨越中等收入的阶段。日本和韩国,在跨越中等收入的时候,都有大量的技术创新,还有自己民族企业,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民族品牌的大量出现和快速发展。但在中国,无论是技术创新和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你都看不到任何的可喜的迹象。汽车业基本上失败,丧失了市场,技术也没有得到。家电手机在追赶,但仍然是二流甚至三流,如此,笔者认为,中国会一直或长期存活在中等收入陷阱中,也就是拉美化,拉美化的中国几乎是不可避免。这不是悲观,而是现实。


而拉美化的中国会是一种什么景象呢?就是不死不活,贫富两极分化,内部斗争尖锐,国家动荡。阿根廷100年前在美洲,其经济发展仅次于美国,然后掉入中等收入的陷阱,一直到现在就是那样,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有人以为在中国建立一个自贸区,就能拉动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真是天真。巴西有无数的自贸区,巴西现在还处在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中。而现在,中国的债务,也可以与这些国家比肩了。


现在中国不靠振新自己的民族企业和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来提升国力,而靠其他的邪魔外道,包括借助外力,包括玩金融什么的,都是丧失自己的时间和没有自信的表现。德国之所以能在欧洲普遍不好的情况下,一枝独秀,原因就是德国有强大的技术和工业能力。这才是立国之本。日本现在虽然有些衰落,但还是有强大的技术储备和工业能力的。美国也是如此,至少在信息,计算机网络,军事工业上,美国是独步天下。俄罗斯虽然现在想恢复以前的光荣和梦想,但俄罗斯的工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已经很难和苏联时期相比了,靠卖能源,可以混个好日子,但不会支撑强大的国家。中国连能源也没有,想混好日子只能靠自己 创新有为,别无他法。没有捷径可走。








评论(6) 引用 浏览(1259)
发表评论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打印
文章评论
作者:寡言 留言时间:2013-09-27 12:23:39
这的确是一个关键问题。

我也倾向中国很难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 除创新精神和科学技术原因,也涉及中国人对信用诚实的看法(对服务业极其重要)以及世界制造业市场容量等问题。

再看吧。
作者:zrxx 留言时间:2013-09-27 19:51:47
中国的立国基础实在是太差啦。所有能发展到发达国家的,立国基础都非常好,至少政府职能已经基本定型。其他那些迈不出去的国家,哪个政府是象样的?中国就更不用说啦,这种政治架构能成发达国家才见鬼
作者:大厂 留言时间:2013-09-27 19:54:07
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从根本上来说是个政治问题, 不是经济问题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3-09-27 21:00:28
创新是关键。可惜“山寨”的风气扭曲了创新的成本收益比,抑制了创新的发生。
作者:秋念11 留言时间:2013-09-27 23:38:31
还有些正负面因素不能忽略:

负面:腐败,环境污染,人口老化,人才流失,资金外流。。。

正面:人民素质(智商,文化)

如果薄上台,负面因素可以缩小很多。但历史如果可以如果,那明宋就不会亡了。

但人民素质太重要,所以只要中国不乱,应该可以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美国什么因素都比中国强的多,但人民素质不行,所以只能被中国超越。最近25年以来,中美人民收入差距已经缩小了50倍,再过10年,中国收入就可能超过美国。
作者:hullo 留言时间:2013-09-28 00:00:52
山人好!正想与山人探讨一下这个主题呢。

中等收入陷阱,其根本就是一个国家缺少研发,设计,管理的能力,主要依靠卖资源能源等原材料,或是卖苦力,来维系经济的循环。说穿了,就是社会上层的人不行,在国际竞争中,竞争不过发达国家的上层,因此,那些指责国民素质差的人,其实是在贼喊捉贼,这种所谓的精英,多是寄生者。

只是一股脑的反寄生的精英,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那种寄希望于毛时代的方法,对精英阶层,不吃敬酒就给罚酒,已经不可能了。

可以说,中国有最好的下层劳动者,因为对下层民众而言,勤俭就是最大的美德,而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勤俭的,另一方面,中国有世界最完全的工业体系,具备了上面两个条件,中国再不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别的发展中国家就更不能了。

中国具备了上述的两大基础,还缺少两大条件,一是精英阶层的官僚化,买办化,野蛮化,社会上层唯利益行事,缺少精神气节,另一方面则是缺少资源能源等原材料,和商品销售的市场。相对而言,市场比资源能源更重要,因为在世界民族独立,和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可以依靠下层的勤俭,换取这些中国稀缺的东西,但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却不是容易做到的。

德国和日本的精英阶层是最厉害的,但没有资源能源,和市场,还是不能完成经济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发动二战,主要就是掠夺资源能源,和抢占市场。二战后,德国日本,随着各个殖民地的独立,获得资源能源已经不是问题,但市场还是大问题,因此,德,日,还有韩国,通过出卖自己的国家主权,而换取市场,德国获得了欧洲的市场,日韩获得美国的市场。

看看中国华为进入美国的艰难,就会明白,所谓自由市场,其实质是要扣上政治的大帽子的。

可以说,不出卖一定的主权,是不能获得西方的市场的,德日韩是主要是出让的军事主权,中国主要是出让的经济主权,这便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决定因素。

市场,主要是以物为媒介的经济交换活动,没有物这个媒介,就不会有市场,可以说市场主要是经济的存量决定的,最简单的一个指标,就是汽车保有量,美国的汽车保有量是中国的两倍,基本与GDP总量相符。

中国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在拥有最勤俭的劳动者,最完全的工业体系(当然这种完全,还不是健全)之后,再拥有最大的市场,最简单的衡量指标就是汽车保有量要成为世界第一,中国才真正进入崛起的时代,在这之前只能算是恢复。

中国现在大量的生产,都是对外出口,而且生产和出口的主体,要么是外企,要么是合资企业,缺少经济活动的主体。遏制官僚和买办,将野蛮资本,进化为民族资本,已经到时候了,但没有政治经济的根本变化,也就是从文革到改革开放这样的巨变,是难以有大的改观的。

中国的崛起,官僚和买办都不能担负这样的重担,只能靠民族资本,这将是比改革开放更艰巨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难以找到引领的主体,共产党已经蜕变为官僚党,让进化为民族资本党,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对于去官僚,去买办,更为迫切,但这必然导致国内失业增加,国际关系紧张,这也是很艰难的。

只有经济存量成为世界第一,从事加工贸易的很多人,可以转为存量的循环,也就是由第二产业,转为从事第三产业,就业压力大量减少了,军事实力增强了,才能顶住国内外的压力,逐渐地收回经济主权。

当然,中共不犯错也极为重要,一方面千万不能开放人民币的完全兑换,为了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设立自贸区是对的,但完全的开放,必然导致外来资本和国内寄生阶层的财富外逃,中国老百姓的用血汗换来的外汇,没有转换为稀缺的资源能源,就白白流失。另一方面,千万不能逼农民进城,那些紧盯着农民耕地和宅基地的裸官,裸商,裸学,是在谋划最后的盛宴,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与之做最坚决的斗争。

中国寄生的上层,渐渐成了一群混蛋,但一群混蛋,总是胜过一片混乱。现在关键的是经济存量的积累,当存量的积累至少达到世界第一的时候,即使经过一番折腾,跌了几跤,有着厚厚的垫子,也不会伤筋动骨,也能爬起来。

维护现行的体制,不是为了维护那群混蛋,而是为了经济存量的积累,和军事力量的增加,以择机行事。

最勤俭的劳动者,最完全的工业体系,最大的市场规模,最大的外汇储备,当中国具备这些条件时,虽然有一群混蛋的寄生阶层,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客观现实决定主体选择,中国跨过中产收入陷阱,人均收入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甚至三倍,是很可能的。

况且,现在的世界是一个比烂的世界,在看到中国的乱象后,举头看看周围,别的国家更糟,其他发展中国国家就不用说了,即使发达国家,在维系经济存量,浪费了大量劳力,过度民主使得资本的力量受到限制,资本的全球化,劳工的本土化,使得民族资本变成了国际资本,已经部分与本国脱离,经济滞涨,债务增长,本质上是经济的失衡造成的,而中国的经济还在高速增长,债务相对而言还不多,更重要的是有大量的国有资源和国有企业可以出卖。

环顾世界,只要中国的上层,不干大的蠢事,中国的未来,还是最为光明的。有本事,有号召力,就如毛泽东,折腾起来,也犯了很多错误;没有本事,没有号召力,更没有统治力,就千万不要折腾,谨小慎微地渐行渐进,就是百姓的最大福祉。

这便说道了薄熙来,倘若他只是安安分分地在地方做些实事,俺十分敬佩,但是想要大的折腾一番,还是一边凉快去吧!

现在的中国,特别要小心那些振臂一呼的人,不论动机如何,不论道德品质,必然是祸乱中国的祸首。

中国太大了,即使是天纵奇才,也难以引领中国崛起,中国需要的是亿万的劳苦大众在后面推,千万的真正精英在前面拉,没有捷径可走,而现在,首要的就是存量的积累,形成世界最大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实现经济活动的自我循环,自我完善,这将是中国崛起的基石。

山人还是太急了,急则激,激则乱。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shengleiwu/user_blog_diary.php?did=161481#sthash.rlinvBKu.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