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0日星期六

格丘山:林彪与他对中国的贡献

近代中国人中死于重泰山者,无出于林彪: 他用他的死结束了毛泽东的神话; 他用他的死结束了共产党的理论制高点;; 他用他的死降低了中国人民的愚昧水平,使凶残的中国人失去了做政治运动帮凶的兴趣; 他用他的死使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5%地富反坏右的日子好过多了。 而 其中对共产党打击最大者,不是毛泽东的神话结束,不是中国人民不再热衷共产党的政治运动,不是5%地富反坏右的日子好过了一些,而是共产党失去理论制 高 点。因为从这一天起,这个雄心勃勃,踌躇满志扬言要救人类的政党,一下落成了一个以维持生命为主旨的过一天算一天的偷盗集团。而所谓大政治家邓小平的 功绩 就是干脆将那块已经没有人再相信的救人类的遮羞布扔掉,让共产党可以公开抢劫和偷盗。 可以说林彪如果不死,还做共产党的副主席, 或者他将毛泽东杀了,自己做主席,都没有他这样的死对于中国的贡献大。林彪的死亡,而且必须是这样的 暴亡,才是他对中国政治和人民的最大贡献,这也是他在他的位置上能为中国人民做的最大贡献。当然林彪自己是不愿死的,也是不愿去做这样类型的贡献的,是毛 泽东和周恩来将他逼上了这个神台,让他成了仁。 正是: 有心插花花不活 无心载柳柳成荫 林彪就这样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大英雄。 有 两个人对于这个道理理解得最透彻,一是周恩来,听到林彪死,周恩来嚎啕大哭。纪登奎说: "总理,总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应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您该高兴?",周恩来摇着头,声音嘶哑地反复说:"你不懂,你不懂!"。 周恩来这个铁石心肠, 帮助毛泽东将一个个政治对手送到阎王殿的大政治家,是在为林彪哭吗? 当然不是,周恩来是在为共产党哭,他清楚的知道,从这一天起,共产党是人民救星的神 话结束了。 二是毛泽东,林彪死后毛泽东马上衰老了几十岁,身体迅速恶化,变成一个病魔缠身的老人。林彪的死使这个扬言要活一百四十岁的强 人至少折了十年寿,因为毛泽东再能辩善言,也无法解释自己一手树起来的最亲密的战友和付统帅被自己逼死了。因为他知道,从此他再也当不成人民的红太阳了。 所以,我们今天纪念林彪的祭日,九月十三日,不是纪念一个共产党军事首领的暴亡。我们今天纪念这个日子,因为它是中国命运,人民命运,尤其是5% 地富反坏右(七千五百万)的命运转折 点,也是毛泽东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从这个事情后。中国共产党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威信,失去了霸道的气势,这个影响, 直使至今共产党已经成了世界级的大富翁 了,还是活在提心挑胆的过一天算一天的恐惧之中,与毛泽东时期那种活在人民中,威风,趾高气扬,自称是特殊材料做 成的人的共产党的自信有如天壤之别。 林彪的这个贡献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这个贡献这么大,我们进一步来更深刻的阐述这个主题。 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常常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中国政治特点,就是正统性,或者说正道。中国历史上的造反,不管是陈勝吴广,还是李自成洪秀全,都要借 天命来争夺 正统,只有在正统的慑力和压力下,他们的造反才能将所有的人都卷进来,形成全国的规模。其实这些造反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人民这个庞然 大物,一旦被 他们的正统控制在手里,他们就变得十分强大和危险,他们就有可能与掌握着国家机器和军队的统治者一决高低。 共产党也不例 外,他们 正因为掌握了正道,才得了天下。今天人回顾毛泽东开国的历史时候,不承认这点,认为过去的中国人太愚蠢了,怎么能相信这种鬼话,换成他们活在毛 泽东时代, 毛泽东早被他们看透了。这种对于历史缺乏身处其间的客观理解的思想方法或者个人品质,是中国人普遍的特点。对于祖宗的刻薄,对于历史简单和全 面否定,是五 四以来最时髦的理论研究模式。 这种思想方法的特点是将毛泽东的思想和语言魅力全部涂黑,在他们的笔下,毛泽东是一个胡作非为,痴人说梦的 暴君,而跟在他走的是一群智力低下的 愚民和乌合之众。他们为了要表现自己对共产党的仇恨,要表现自己的智力远远超过自己的祖先,表现自己的民主立场坚定, 不屑用极端方法去抹杀或者故意贬低 当年共产党的正统性,将对共产党的批判,变成畅心和任意的辱骂比赛,这样的批判愈多,共产党就愈逍遥法外,真正的共产党就无法定位,因此也就无法真正的剥 开共产党的画皮,更就无法真正的将它晾在光天化日下示众。 像中国历史所有的雄才大略的开国君主 一样,毛泽东不但用打天下,救穷人的口号号治了天下,开创了他特有的组织系统(单位),语言系统( 党八股 语言), 而且创造了他自己的一套自圆其说的思想系统,这个系统不但迷倒了智力不太特出的中国老百姓,也迷倒了很多国内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甚至征服了很多 在海外受到 民主教育和西洋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 最近我与美国X市的一个教堂牧师有个一次颇得教益的谈话。林牧师生于1931年, 今年 八十三岁,他出生于东北哈尔滨。年轻时就读于沈阳的一个有名的中学,抗战时学校迁到云南,日本投降后回到沈阳,1947年在听一位美国牧师传道后受洗 变 成基督教徒,后学校迁到北京。他说当时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要求进步(这个词是林牧师用的)向往延安。1949年1月31日北京和平解放(林牧师清清楚 楚 记得这个日子),成立了革命大学,很多中学的学生都去报名,林牧师也报了名。这时林牧师在黑龙江的祖父出了问题,林牧师祖父原来是河北农民,因为穷闯 关 东,在黑龙江垦荒囤地,被定成地主打死了。林牧师父亲义愤填膺,借了二两黄金,决计去台湾。林牧师不肯走,要考革命大学,被他父亲强制拖走了。他们到 了青 岛,坐上了去台湾的最后轮船,那是1949年3月的事情,不几天,青岛就解放了。 林牧师讲的时候非常平静,后来的共产党名誉愈来愈坏 ,但是当时没有坏,他们给中国和中国人曾经带来了希望,林牧师说的就是这么一个事实。 我们这里强调人不是天才,当一个政党专门将好的事情和好话传到人们的耳朵里时,人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以后等见到足够坏的证据了再不相信他,也不是说这个人以前是个蠢货。共产党曾经掌握了正道,控制了人心,这是实实在在的它获得政权之前和得到政权之初的情形。 一个政党获得人心,一个人民相信政党,这有错吗? 没有错,共产党的历史错在这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东西,一个非常可怕的东西,一个使中国后来政治非常可怕的东西, 它就是共产党加上中国人民。 说得更清楚些,毛泽东时期的政治可怕,不是毛泽东,不是人民,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但是中国人民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己成了魔鬼,以为 自己活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无比幸福,是在做前人未曾做的伟大事业(以上两句话是中国人民的,非作者杜攒,是中国人民在当魔鬼时经常讲的,尽管他们现在大部 分人不承认 讲过了)。 一个掌握了人心和正道的中国政党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出面了,而只要在后面指手划脚就可以了,从此由这个用正道武装起来的群众站在第一线,什么坏事都由政治觉悟非常高的群众自愿和积极去做了。 这 个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至的革命群众使毛泽东时期的中国成了真正的人间地狱。其中,革命群众中有一部分动机是为了要求进步 (升官), 一部分动机是为了保护自己(尤其对于出身不好的人),但是最主要的动机是他们相信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和正确的政党,他们在进行解放全人类 的伟大事业。 正因为这个伟大的事业,他们去打小报告,去陷害,去拳打脚踢,去酷刑自己的同学,同事,老师,朋友,亲人都不算什么,都不觉得良心责备和惭 愧, 而是觉得理直气壮,无比自豪,因为他们打的虐待的摧残的不是人,是党的敌人,是牛鬼蛇神,是动物。反倒是共产党在这些革命群众义愤填膺,革命热情上 来的时 候,出来做好人,肯定他们的革命热情是好的,但是要注意党的政策。由此可见,这些革命群众一旦觉悟高起来的时候比共产党还共产党,还可怕。 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初的中国真是一个可怕的大地狱,那时候一个犯人从监狱逃出来,是无处安身的,因为到处都有革命群众的雪亮的眼睛,一个形迹 可疑没有介 绍信的人,随时会被居委会老太太正气凛然的查问和侮辱。事实上那时候的犯人释放了也不愿出去,因为外面比监狱还可怕。这是我在劳改时常常听到 难友讲的话。 可以说,共产党那时的政权固若金汤,因为他们根本不用军队,也不用警察,自己甚至不用出面,这全国的十多亿革命群众像看家犬一样衷心地在为他们看望政权。 可能有人不禁要问,解放后,共产党做了不少坏事,例如反右,三年灾害等等, 这些恶行难道不在十多亿革命群众的心理引起怀疑动摇吗? 怀 疑也许有,当有也只在夜深人静时,像细细的思绪一闪而过,等到白天共产党的宣传机构,报纸,杂志,电视,电影,小说,歌曲开着全部马力歌颂伟 光正,个人的 怀疑怎么能与天天听,天天喊,天天教育的全国力量匹敌?即使有,也马上被它的气势吞没了。万一有哪个人没有被吞没,那么这个倒霉鬼立即就会 被抓起来,被以 反革命的名义专政了,有多少人敢和愿意以自身之肉躯去试无产阶级专政之铁拳? 皇帝没有穿衣服那个故事中的小孩将真理喊出 来之所以奏效,是 因为他的那个叫声在广场上马上让全国人听到了,如果立即将这个小孩拖出去杀了,那么这个叫声就等于没有叫,因为大部分人没有听到。 既 然听不到,那么个别立场动摇的革命群众还是认为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别人都能看到皇帝的衣服,就我看不到,肯定是自己的问题,所以还是跟着叫衣服漂 亮 好。 林彪的死的意义,就是他一下子让全国的革命群众心中同时升起了怀疑和动摇?怎么毛泽东连他最亲密的战友也不放过,也要杀,看 来不是我的眼睛有问 题?这里面的混水太深太脏了,以后这些事咱们搞不清楚,还是离远些好。林彪的死就这样使革命群众失去当看家狗的热情,共产党的政治运动 从此再无威力。失 去了群众行凶的政治运动就像一个合唱团只剩下了指挥,没有了歌手。所以共产党后来慢慢自己指挥着也觉得没有意思,不再搞政治运动了,因为搞也没有用处。 失去群众的共产党,也就失去了人心中的正道。这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来说无论如何是一种幸运和好事情。 可是失去了正道的共产党统治中国就很辛苦了,因为革命群众再也不为他们卖命了,什么事情都得自己上第一线,亲自出面。挨骂挨嘲笑受气是家常便饭了,所以共产党虽然现在有了钱,还是气短,他们多么怀念那些掌握正道,掌握 人心,那种一呼百应的日子啊! 共 产 党一直在绞尽脑汁找到新的正道, 能够收拾人心,将林彪在天上捅开的大窟窿填死,可怜是落花流水去也,故国凋零月明中,只剩小楼昨夜又东风,所有的方法都 白费力气。什么孔子,佛家,五讲四 美,唱红歌,甚至重新采用毛的方法都试过,革命群众都找不到感觉,毫无反应。 要不索性采用西方的民主吧,那不等于共 产党自动下台了,所以愈想愈生气,就是死也不给民主。 共产党的日子现在是难,但是也不是完 全没有办法重新找到正道,毕竟天下思维万万千千条,条条通罗马。问题是中国豢养着的御用文人,拍马屁行,勾 心斗角行,升官发财行,就是正经脑筋动不来,提 不出一个理论来。而被他们排挤出去的虎视眈眈垂涎三尺他们政权的民主人士,又属于近亲繁殖,基因太相像, 搞不出新花样来,除了将共产主义改成民主外,其逻 缉思维都与共产党属于一个体系,没有多大参考价值。 如果共产党能够像当年周文公请姜子牙那么礼重,来亲自请教,说不定我倒是能给一个方法。不是我要搭架子,要你们上门请教,因为这份礼太重,人轻了,与这份礼不称,我人被轻视不要紧,但是这份礼被冒渎被轻亵, 以后就不显灵了。 想想看,如果这份礼能够堵上林彪捅开的窟窿,让共产党在老百姓眼中重新有个尊严,它是不是应该比航空母舰更值钱呢?当然更值钱,应该说它是钱买不来的, 应该说它是无价之宝。我这里用钱来解释,不是表示我喜欢钱, 而是现代中国人,唯钱为尊,不用钱来比喻,恐怕不太好懂。 是不是我在胡说八道, 狂妄自吹呢? 姑且信之就有,不信就无, 就像宗教信仰一个道理。(:) 否则,就当我在痴人妄语,俺已是七十古来稀的年龄,除了有点好吃以外,对其它人生的嗜好,诸如升官发财,美女金钱已没有多大兴趣,犯不着用什么诱饵来吊你们上钩,所以不信的话,你我都没有什么遗憾, 我就带着我的这份礼品进坟墓去了

崔永元在美国华盛顿的演讲稿全文

  2014年9月已从央视辞职了的崔永元在华盛顿做了一场演讲,很多人在网上找崔永元在华盛顿的演讲视频,但几乎都被删了,为什么被删,这个……你懂的。  以下整理出崔永元在华盛顿的演讲的文字稿。崔永元的演讲共50分钟,文字版从第19分钟开始整理,前19分钟是开场客套和铺垫的段子,主要内容从段子结束后开始。 这篇演讲稿我力争做到一字不漏的还原。不做任何评判,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和意见,每个人想的也都不一样,但至少这段崔永元华盛顿的演讲稿文字版是未添加未删减未扭曲的原话。 以下是崔永元华盛顿演讲稿原文,从演讲第19分钟开始: 这 一代人已经过去了,已经近黄昏了,现在是新的一代,我们最担心的是给他们进行什么样的教育,我作为一个父亲我非常担心,比如说现在我们的孩子要知道中国没 有普世价值,我永远想不通这个事情,为什么这么一个好事情,全世界都能有,唯独我的祖国,中国不能有,我们过去的儒家道家,我们那些传统的古代哲学,不是 普世价值么?我们的仁义礼智信不是普世价值么?如果美国没有,我们可以输出,实际上也在这么做,比如我们在全世界建的那么多孔子学院(笑声),好像是想干 这件事。我们为什么让孩子觉得我们自己的国家没有普世价值呢?为什么我们觉得自由民主人权都是我们可以不在乎的事情呢?我非常担忧。 在我做 记者的这个生涯中遇到过很多坎。我记得在2000年初左右,说所有的稿件中不许出现纳税人这三个字,那我说有没有纳税人呢?他说那当然有了,那为什么不能 出现呢,他说如果老出现,这些纳税人就会意识到自己是纳税人(笑声)。从前年开始吧,这个,又不让说公民这两个字了,说我们没有公民,我们都是人民,可是 我们宪法上写的我们是公民,我什么时候知道的公民这件事,就是看那个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末代皇帝,他说他最自豪的就是从一个旧社会的皇帝成了新社会的公 民,那是我最早接受公民这两个字,理念,你看你一个末代皇帝,他混了半天也就是混成跟我们一样的人(笑声)。
公民有什么可怕的,公民其实也 是纳税人,你换个说法再好听,他也要纳税,可能公民有一点让大家觉得不舒服的,就是他爱说话,爱说真话,他觉得自己有权益,有责任,有义务。你们可以上网 看看最近环球时报中国人民大学一些教授写的一些文章,反正我是要崩溃,看了那个。我觉得好像是回到了60年代。我真的想问这些作者,你们说的那些理论你们 自己信吗?如果说就是为了挣钱的话,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体面挣钱的职业(掌声)。

一个社会的希望,就是知识分子的能力和责任(掌声)。 如果知识分子没有良心,都看着别人脸色说话,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从古到今,有多少我们羡慕的知识分子,赴汤蹈火。比如现在我们吃粽子,是纪念一个叫屈原 的人,他就是因为在政治上不得志,觉得这个国家不像自己想象的这样,就愤然投江,现在中国人,没有多少人记得屈原啦,只知道粽子(鼓掌)。

有 一次有个孩子问我,崔叔叔,这个纪念屈原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我是想看看这个孩子的这个,接受能力能接受到什么程度,我就跟他说,我说这样,屈原当时投江了 以后,一泡就浮起来了,那楚国的人就觉得哎呀,浮着也是浮着,干脆咱们把他吃了吧,他们就开始吃屈原(笑声),吃的过程中呢,他们觉得太肥了,后来就有人 包了很多粽子,吃一口屈原吃一口粽子(笑声),那个小孩真的信了,他爸差点把我打死(笑声)。为什么孩子信了呢?我觉得他脑子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传统的 知识分子了。

还有一次,我看电视,特别悲哀,他是那种娱乐节目,就是一个人提醒,一个人猜。恩,后面出来一个名字,前面这人就提醒,就是他 脸特别长,脸特别长,恩,他妹妹还写诗挤兑他,说他脸长,还猜不出来,那个大江,大……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还猜不出来,最后就说,肘子,肘子~~~(笑声)马上对面那哥们就说,苏东坡!(掌声)

哎呀你们说我们这个文化都用什么方式传递啊,这就是教育啊。以后就成了他的身体符号。他只要一去川菜馆吃饭就能想起苏东坡,在任何场合他也想不起来。他们说出国的人特别爱国,我能体会到,昨天我在舞台上也说了,吃不惯,想家,所以就爱国(掌声)。

我来演讲的时候,也有人劝我,说你到那多说好听的,不要说祖国难听的话,因为爱国华侨会打死你的(笑声)。我想诚恳的跟你说,让我们一起爱这个国家,爱这个国家,最好方式就是让他变好(掌声)。

所 以我们看到它有什么问题我们一定要提出来,哪怕一时不被理解,哪怕受一些委屈,都要这样做。现在这个时代,大家富裕了,有钱了,明哲保身是一个很不错的选 择,我们可以选择不发声,不发言,躲避这种危险,踏踏实实的挣钱,过日子,娶妻生子。但是你去读读中国历史,他有过多少轮变迁,国家遭难的时候,每一个个 体不会有安全感也不会有幸福感,所以让我们一起好好的爱他。

我觉得要从我们的孩子开始,沟通交流,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自爱,我通常持这样的观 点,我觉得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动物,爱植物,爱云彩,爱小吃才会爱祖国(掌声)。如果连这些都不爱,你何谈爱祖国呢?小时候我们打开语 文本,打开语文课本,上面就写着,我爱北京天安门,毛主席万岁,完了写祖国地大物博,这是一年级就学的知识,到了大一,学什么呢,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 步,来也冲冲去也冲冲(笑声),我觉得我们教反了,应该颠倒过来,应该小孩时候学这些,学这些基本的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长大了以后再爱祖国,我们的教育 出问题了。

现在我们在国内呢,在做一些演练,在做一些启蒙,那么我读了很多书,陶行知先生的,晏阳初先生的,梁漱溟先生的,民国时候的一代 文人,他们致力于平民教育,因为他们觉得不在基层做这种普及的文化启蒙的教育,就不会有合格的公民,所以他们花的力气非常大,晏阳初先生在刚解放的时候, 他到了美国,他的三个儿子都决定留在大陆,要参加国家建设,不来美国,后来,晏阳初先生对他的儿子们说每年给我寄一张照片,如果你们坐在板凳上,就证明你 们过得很好,如果有谁过得不好就站起来,结果在51年他收到了他儿子他们给他寄得第一张照片,三个儿子都是站着的(笑声),就是这样,到了80年代,晏阳 初先生年事已高,回到了祖国大陆还在为平民教育奔忙,但是他一个学校都没建起来。

我觉得那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非常明白开启民智,我不知道为 什么有的领导人非常怕开启民智,他不希望他管理的这些民众是聪明的,他希望他们傻,煳涂。所以邓小平说我们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在于教育,我觉得他说的教育 不是中小学教育,我觉得他说的教育就是公民教育。没有合格的公民,这个国家拿不出手。

我前一段,去年,到北京十一学校,哎,有一个特别好的 感受,为什么,我帮他们主持一个活动,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么大一个名人,到中学去主持活动(笑声),结果主持完活动,在那个休息室休息,忽然听到一个 男孩响亮的声音,谁在抽烟,他们说是崔老师(笑声),然后那个男孩说掐掉(笑声)。我看了看他,我觉得他那个目光不容置疑,然后我赶紧把那个烟掐掉了,说 对不起。

后来晚上我请他们吃饭,走在那个学校里,我问他,我说你为什么不让我吸烟,我说我在人民大会堂都能吸烟,他说这是我的学校,哦,太 棒了,我觉得说的非常好,后来他要考美国的大学,他跟我联系说你能不能给我写个推荐信,因为他知道到处都在夸他,后来我说不能,他说为什么,我说这是我的 权利(笑声)。

但他还是顺利的考上了美国的大学。这个学校美妙之处在什么地方,这个学校有200多个社团,学生社团,而且他那个社团是互相 吞并的,就这个孩子,我说的这个孩子,当他成立社团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看所有的社团,人家都已经建立了,啊~连那个舞蹈社团都有了,他就成立了一个策 划社团,就是你所有的社团要搞活动,都到我这来,我给你策划(笑声),就这么聪明。然后呢,这个校长实施的时候说,最可怕的是什么,这个学校教育,我想在 座各位都有这个感受,最可怕的是班主任,你不管他长什么样,性格好不好,穿什么样的衣服,有多大脾气,你只要分到他这个班,你必须得跟他混三年,初中高中 你就交给他了,所以他是很多学生的噩梦,那么校长就做了一个改革,说取消班主任,怎么办呢?导师制,双向选择,也就是说你看哪个老师顺眼,你就可以请他做 你的导师,那个老师看你顺眼,他就可以把你收为徒弟,你知道学生们有多聪明嘛?他们选的导师都是不教他们课的老师(笑声)。

这样你就没有办 法告家长了啊。所以呢,他们跟导师谈的都是什么,都是说我这个女朋友行不行(笑声),还是说再选一选。校长呢也有十个导师,所以说我去找校长,找过很多 次,从来没进过他的办公室,为什么?为他所有弟子,都有他办公室的钥匙,通常那些孩子就把那占领,他们就在那上课,值班。全校的同学都有校长的手机号,我 说,那你,你,你不要疯了啊,你每天会接多少电话。

他给我看,他说你看,最多一个两个,孩子可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他们是非常有能力的,只是在过节的时候,他们会给校长发这个贺年的短信,这一天晚上校长要给每一个孩子都回。

学 校呢,有两个银行,这个银行也是学生自己办的,他们最大的贷款单位,也是他们自己办的一个超市,所以这两个银行就竞争,竞争就是降低贷款利率,直到有一家 银行率先把贷款利率降到0(笑声,)然后另一家银行就告诉他说他是恶性竞争,他们就去找学校老师,说这个银行恶行竞争,老师说这个我们也不管,你们应该找 银监会,孩子们就去找银监会了,银监会第一个问题就是说谁让你们建银行的?(笑声)然后银监会的那些大人啊,就给他们看,告诉他们说你们这是不守规矩的, 这个正规的银行,大家利率应该统一,拼的是服务,哎~现在这两个银行,利率一样了,他们拼的服务呢,就是说如果你从我们这贷款,我就帮你卸车(笑声)。

我 在两个银行都存了钱,那天我去存的时候,他这个银行行长接见我,初二,一小姑娘,然后我看了看她那个利率,我说你这个利率也没有外面的银行高呢,我为什么 非要在你这存钱呢,他就给我拿,拿那个财务分析书,这个财务分析书就介绍历年他们这个银行贷款的情况,贷给高二的谁,初三的谁,都顺利的还回来了,没有, 没有呆账,没有死账。所以她说,崔老师,你存我们银行,可能没有那么高的利率,但是也没有那么高的风险,所以我就存到他们那了。看到这些孩子的时候,我觉 得真的有希望了,将来这个国家如果都是这样的孩子,是他们来做公民,他们来治理国家,这个国家一定会好。所以我们现在还需要慢慢的等,但是在等的过程中, 我觉得我们不能消极,不能荒唐,不能太在意自己,我们的肩膀上总要有一点责任,是为这个国家好的责任,我觉得国家和政府慢慢的也会体会到,这些真正的公民 对国家有多大的作用。拍马屁的没有太大的价值,我希望政府能慢慢的理解这一点。

在国内,活的非常沉重,经常睡不着觉(笑声)。因为我们这代 人受的教育就是家国天下,老是觉得国家的事跟自己有关系,而且我们受的教育,就不光管自己国家,还管别的国家(笑声)。美国的事其实我也经常操心(笑 声),但是总是觉得使不上力气。没有人愿意听,甚至招人反感和讨厌。但是没有办法,我们就是这样一代人,受的这种,这样的教育,教育,今天我谈的是教育, 我们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我们永远会觉得这个国家跟我们有关系,我们永远会觉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他错了,那就错了,我们不会改。美国的事儿,因为 我来的比较少,各位多操心吧(笑声)。

我们每个人都保持清醒,头脑清醒的时候,我希望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今天现场来了好 多孩子,我刚才听到那个开朗的笑声,我们把目光放到他们身上,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希望,我觉得他们长大的时候,才有可能创造让我们跟他们面对面能讲理的机 会,不讲理很可怕。比如说,这个大陆最常出现的强拆越来越厉害了,我今天还在看一个视频,被强拆的这个女主人说,我要自杀给你看,我看你怎么办,给我听的 非常难受,人活的好好的,凭什么自杀,我们得抑郁症的都不轻易自杀(笑声)。

所以我在政协会上说过,我说政府拆迁或者建什么工程,完全是为 了老百姓好,对吧,那为什么我们非要用土匪的手段,我说我们能不能有一点现代的理念,当一个高楼大厦建起来的时候,旁边有一个拆不掉的小屋,有一棵树,高 速公路绕着它走,有一些古庙,我们把它留下来了。既有现代化的城市,又有传统建筑的映照,那才是一个文明的国家。而这样,这样的景象,在日本都有。每年强 拆死那么多人,各种各样的死法,又是烧汽油,啊,又是跳楼,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在媒体上传播,你办一万个奥运会,你也挽回不了这个面子。

我们 过去受的教育没有具体的人,他都是一些数字,比如说红军长征的时候是八万六千人,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其实我们特别希望它是一些具体的数字,就像去看这 个越战韩战的纪念碑,那上面有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他是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父亲,而不是一串数字。现在唐山有一个叫抗震胜利纪念碑,我就一直不理解, 我说这个抗震胜利,什么是标志呢?实际上就是他不震了,他要再震,你还胜利不了(笑声)。其实应该建立的是,唐山地震的死难者纪念碑,应该把每一个人的名 字都放上去。现在你们去看唐山的纪念碑,还有那个南京大屠杀的纪念馆已经着手做这件事了。虽然人很少,人不全,但是我觉得大家已经在意了,已经知道这件事 了。

我们在向民国的那些文人,老一辈的教育家学习的时候,就在学怎么启蒙,怎么启蒙民众,一个是开启自己的智力,一个是想办法向公众普及, 比如我觉得这个公益慈善,在大陆是个问题吧,我最烦的就是这个慈善榜,他上面排的都是每个人捐了多少钱,第一个几百亿,第二个几十亿,年年这样排的这个意 义呢?实际上就是告诉所有公众,慈善跟你没关系,因为你没有那么多钱,那不光是个慈善榜,还是个炫富榜。所以从07年开始,我们就开始作人人公益,随手公 益,我们强调八个字,叫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我觉得富人有别墅,有游艇,家里养着狗,在这个状态下还捐出1块钱来,也是好样的,我们应该为他叫好。(笑 声)而当我们每个人捐出一块钱,就可以做公益慈善的时候,实际上他就没有门槛,人人可以参与。

我最近在网上搞了几次,一次是179,就是一 起救,每个人就捐179,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赵本山都捐179,那么两天就把一个人的手术费捐够了。另一个项目呢,是固定在1000以内,也是四天,把 40万捐够了,民间的这个慈善热情非常非常高,他们就是希望找一个好的平台。那么我想问在座的诸位,你们今天做慈善了吗?谁做了,举手让我看看, 哦,1,2,3,4四位,只有四位吗?其他的人没有做吗?你们鼓掌了吧,今天,我想告诉你们,这就是公益慈善(掌声)。为什么?当一个职业主持人上台的时 候,如果现场的观众对他没有掌声,他是恨不得从这跳下去(掌声)。

那么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从我一上台,到现在,你们至少做了20次慈善了(掌声),21次!你看,就是这么简单,我理解的慈善就是这么简单,有时候一个友好的眼神,一句问候,给别人指个路,都叫公益慈善,公益慈善不是只有捐钱一种方式(掌声)。

那么教育呢,也不仅仅是我们想象的一种方式,其实一个完整的教育他又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那么像演讲,听大家的反应,他也是一种教育,在白宫演讲是一种教育,在一个到现在还不知道名字的礼堂,也是教育(掌声)。

我希望我没有浪费大家的时间,虽然我说的比较琐碎,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其实我平时说话很有逻辑。但是为什么今天的表达是这样的,我猜你们懂,我怕回不去(掌声)。也许你们今天回去就要开始在网上传播,说崔永元今天在华盛顿讲了什么,统一口径,四个字:歌唱祖国!(掌声)

2015年5月27日星期三

4296934-掌上文学城程序共享 “中国虎妈”为什么会输给“犹太母亲”中国虎妈蔡美儿,耶鲁教授、作家,犹太母亲雅各斯,主编、安息日主题作家

女人的素质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还是在大学的课堂上,当时我并不太理解其中的含义,更不能苟同其武断的结论。然而,随着结婚生子,人生阅历增长,对于之前嗤之以鼻的结论,在细细思索中又有了新的认识。  最近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以色列投资之父YossiVardi的口中。    在看似雷同的严苛之下,中国虎妈和犹太母亲的教育理念其实存在着本质区别,这种区别也是造成这两个古老的民族之间巨大差异的原因。  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影响每个受教育个体的认知和行为。要比较犹太母亲和中国虎妈的本质区别,首先需要将每个个体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作为出发点去理解。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归纳日本的文化类型时提出了“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一说,即每个文明中的个体,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自觉地约束自身的行为,以避免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耻辱感”或者“罪恶感”。  所谓“耻感文化”,是一种在儒家文化圈中具有主要影响力的文化心态,其特征在于,“耻感文化”影响下的人,判断行为对错的依据不是如法律法规等统一的准则,而是这个个体所处的环境中他人的认可、评价和态?度。  “中国式过马路”是“耻感文化”中的典型现象:虽然红灯亮起时不能过马路是一条固定的准则,但是当个体所处的环境中大部分人都破坏这一准则时,“耻感文化”中的个体就不会因为自己也破坏这一准则而产生任何的耻辱感。  与“耻感文化”不同,在“罪感文化”中,对个体的行为约束往往来自于固定的准则(无论是宗教准则还是法律准则),当个体违背、破坏这些规则的时候,即使没有其他人知道,他的内心也会产生挥之不去的罪恶感。西方社会普遍受“罪感文化”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耻感和罪感都可以成为个人追求成功的精神动力,但这两种动力在对待成功的态度上有区别:“耻感文化”中的个体,其对成功的渴望,更多出于外在压力。比如,一个人看到身边的人都比他成功,他就会产生耻辱感;当外界压力消失时,追求成功的动力也会随着耻辱感一起消失。在“罪感文化”中,如马克斯·韦伯所说,个体将追求个人成功作为一种“天命(calling)”,一种准则,他们对成功的渴望与外界无关,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  看看这些以色列的著名谚语就可以窥见这个民族内心涌动的暗流:“I was always looking outsidemyself for strength and confidence but it comes from within. It isthere all the time。”(我老是向外寻求力量与信息,但它们其实来自内在,而且一直都在那。)    是营造来自外界的压力,还是激发来自内心的动力,这种理念的差别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中国虎妈和犹太母亲的教育方式上。  犹太母亲们虽然对孩子教导严格,但这种严格仅仅是作为一种大的原则,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具体到要求孩子是一定要学舞蹈还是学美术,是学数学还是学物理。  希伯来语学者高崇伟旅居以色列期间发现,当孩子们做错事时,犹太母亲们首先会表现出谅解,然后以商量的态度,让孩子自己作出选择。  “他们尤其重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在提问中长大。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长辈就会经常提一些在孩子看来莫名其妙的问题,孩子们则在不断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到了上小学时,家长会培养孩子每天问10个以上他不懂的问题。如果别人的回答不能令他满意,就要自己去找出答案。”高崇伟说。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色列女作家戈迪默在谈到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时也曾经说过:我们的家庭教育是民主的、开明的,父母在教育上首先是尊重孩子的选择,从不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  反观中国虎妈的教育,因为7岁的女儿一首钢琴曲没有弹好,就强迫她从晚饭后一直练习到夜里,中间不许喝水或者上厕所。这样的事例或许极端,但绝对不是个例。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或是威逼或是利诱孩子去做自己认为有用、有益之事,而不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虎妈有十条她引以为傲的“禁止家规”,其中之一就是不许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生活中,中国妈妈们或多或少地扮演着“虎妈”的角色:代替孩子作出决定,用外在的压力取代他们个人内在的动力。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讲,年长几十岁的家长,其所做的决定也许更明智;但是,等到孩子20岁、30岁时,他们面临的不再是学钢琴还是学吉他这样的选择,而是开创什么样的事业、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生活这样复杂而又影响深远的选择时,中国家长还要替他们做决定吗?如果家长的选择是错的,家长能替孩子承担其后果吗?如果从孩子七八岁开始,家长就削弱和剥夺他们做决定的能力和权利,又怎么能奢望孩子成年之后,就能在一夜之间学会分析利弊、取舍得宜呢?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发明ICQ的是以色列人,而把即时通讯软件做到极致的是中国人。  我们持续几十年、几百年的虎妈式教育可以培养出很好的追随者,但是追随者的特点是我们永远需要外界的压力对我们形成持续的刺激,需要跟在领跑者的后面。假使哪天我们真的走了运,出现了一些具有原创性的想法,这只会使我们更加不知所措—这个技术有多大的市场前景?我应该辍学或者辞掉现在的工作去创业吗?如果失败了我该怎么办?我应该如何向身边的人解释,以求得他们的理解?  如何抉择,这种能力和勇气不是中国孩子上小学、中学或者大学的时候被剥夺的,而是在他们不想学钢琴时却必须乖乖地坐在钢琴凳上,不想学画画时还得颤颤巍巍地拿起素描笔,不想学舞蹈时却只能踩上精致的舞鞋时,回头看见妈妈满意的笑脸那一刻,开始慢慢地丧失的。(作者:程盈琪:媒体评论人,教育科技记者,曾获中国新闻奖、科星奖、美国科学促进会发展中国家记者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