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该报26日报导一位洛杉矶蒙特利公园市华人因英文发音不准,将“我要sue(告)你”,说成“我要shoot(射死)你”,惊动邻居慌忙报警的乌龙事件,引起网友广泛热议。大家纷纷贡献自己因发音不标准而闹笑话的趣事自嘲。 网友Annie说,因为单词beach(海滩)的发音与骂人词bitch(婊子)只有微小区别,曾听说过一位华人在派对上点鸡尾酒Sunshineon the beach(阳光海岸),竟一时失礼说成Son of a bitch(狗娘养的),当时全场都为之惊倒。 许多新移民初来美国时,都有在外面点餐吃喝,因英文发音不标准而被人误会的经历。有网友提到,曾在便利店买瓶Coke(可乐),脱口而出竟然说成Cock(男性生殖器)。与营业员面面相觑时,尴尬得想掉头就走。 网友美国客回忆自己刚来美国时,去麦当劳买Cone(甜筒冰淇淋),说成了Corn(玉米),被店员嘲笑Are youchicken(你是小鸡吗)?经人指点,他才明白这位老美的意思是,小鸡是吃玉米的。 Dorolalala说,自己与房东讨论熬夜秘诀时,他说常吃Snack(零食)让他保持头脑清醒、精神集中,不料被房东听成他常在房里吃Snake(蛇),以为他每天偷偷在卧室养了一堆蛇杀了吃蛇肉,立即被吓到目瞪口呆。 英语语言班的学生Vivian坦言,自己总分不清Sheet(床单)和Shit(大便)两个词的区别。最搞笑的一次是告诉同学,她昨夜在家洗床单(Sheet),说成了在家清理大便(Shit)。经人指教后,当她要说Sheet,就故意把这词拉长一秒钟,当她要说Shit,则改用另一同义词Poo-Poo ,以防再次误会。 一位美国知名大企业的华裔买家Jackson(SeniorBuyer)来自中国南方,平时说华语都分不清平舌音和翘舌音。有一次在电话中催促一位亚洲供货商尽快出货时,一激动,将Push(催促)说成了Pussy(女性生殖器官),吓得电话那头的女供货商赶紧挂电话。事后,他担心很久,生怕对方向他的上级反映他性骚扰。 透过这次讨论,网友争相自我解嘲的同时也都表示,大多数华裔新移民初来乍到时或多或少都会因为英文发音不标准惹来各种笑话,这是英文学习必经阶段。只要大胆多开口,轻松的把每一次犯错都看成进步的台阶,就能很快进步。
2012年9月30日星期日
2012年9月27日星期四
日本在中国的真实存在 作者:李海鹏|来源:文摘|日期:2012-09-26 19:54:59
在北京,人们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都忙碌数倍不止;在东京,女孩们人手一只法国皮包。中日两国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不,两国都是在与遥远的西方交媾,恰是这一点上取得了罕见的一致性。最终,恰如两国的人们要交谈就往往要使用英语一样,西方文明准则才是解开中日关系之锁的钥匙。
在1980年代,由邓小平、胡耀邦等主导的对日政策以开明豁达为特征,两国之间虽偶有龃龉,关系始终还算良好。其时“中日友好”是主旋律,而《血疑》等电视剧风行中国,山口百惠更成为两国共同的偶像。这一政策的核心,来自1978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访日之旅中会见日本天皇时的友善表述:“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我们今后要积极向前看。”
政论家马立诚说:“没有人比邓小平更有资格说这话,因为他是曾经的抗日将领。”
过去几年中,中日关系却经历了寒冬。如今,“暖春”似乎又来。最重要的事实则是,在政治层面的不停顿的变化当中,日本在中国的存在和影响已蔚为大观。
既广泛,又不够深入
在21世纪中国,日本文化是最值得贩售的软性商品之一。从陶瓷洁具、游戏机到芥末豆,日本商品总是附带着生活方式,催生着中国的亚文化。2007年,中日两国贸易额达到2366亿美元,与817座鸟巢体育场等值。中日两国的任何一家百货公司都不能缺少来自对方的商品,这些公司本身往往也彼此关联。日本百货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最近有所削弱,但生活方式上的影响仍然清晰——到沃尔玛购物的人们各形各色,但是“最具时尚号召力的百货店”伊势丹的顾客们却有着清晰的一致性。
资生堂化妆品深受中国年轻女性的推崇,欧珀莱则享受不到同等美誉度,其实两者属一公司,仅因表面上日本风格的多寡,便决定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日流”早已不局限于青少年当中。在大连和青岛,日语被很多学校当作第一外语。日本料理店在全中国的城市中星罗棋布,前往苏州高新技术区的“日本街”享受日本料理的中国顾客至少是日本人的两倍之多。
如今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国,日本则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国,但作为更准确的经济依存度的指标,两国的相互投资额仍有可提高余地。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只占其海外投资总额的2%左右。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报告称,日本2007年对中国内地投资额为62亿美元,明显低于台湾“经济部”公布的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投资额99.71亿美元。构成对比的是,日本仅在香港一地的投资就达76.8亿美元。
中日交往的特色之一便是,经济、文化不可能像其他国际往来一般“独走”,它们总是严重地附着于政治。2006年,日本对中国投资首次减少了4亿美元,正是因为两国关系走向僵局。而小泉纯一郎前首相之前对靖国神社的执著参拜则重重掀起了两国历史问题的沉疴,经济文化交流随之变冷。
日本在中国的经济活动并不顺遂的一个显著例证是,享誉世界的日本汽车业,在中国的步伐一度落后于欧美同行。与之对应的是,日本企业越来越多地投资到东南亚。前任日本驻华公使井出敬二对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说:“越南物价低廉,越南人对日本持好感,日本企业因此喜欢到越南投资。”
与政治、经济的气候无常相对应的是,文化上的日本雨则不停歇地下了36年。“我师兄小时候看《机器猫》,我小时候看《名侦探柯南》。”北京寒山漫画社的刘靖瑶说。如今,凡40岁以下的中国人,几乎都可以按照童年时代接触过什么日本动漫产品而被划分为不同代际。
可是中国年轻人对日本的态度又并不是只有喜欢而已。“该如何理解今日如此复杂的中国呢?”小野千重子问道。她曾作为日本的国际协力组织成员在北京、安徽等地服务了将近3年。
在安徽省,他们援建学校,担任义工。在阜阳市颍泉区杨庄小学,她的同僚水谷准感到困惑:为什么校舍如此破败,当地政府却建起了豪华办公楼?他在《产经新闻》上发表了调查报告,引起日本读者对中国的又一波“恶感”。这一事件中最受忽视的是细节是,日方最终还是拨给杨庄小学8万多美元的援助资金。
在北京西单的地铁口,时有年轻的民族主义者在地上铺上一块写有“抵制日货”字样的白布,然后弹吉他吸引人们的注意。刘靖瑶也站在这里,身边围拢的年轻人的装扮就像是来自东京。
不过,日本在中国的文化存在虽广泛,却不够深入。1990年代,在中国的书店里,关于日本企业的出版物不再是热门读物。17世纪的著名作家井原西鹤的风俗小说《好色一代男》进入了排行榜,而他更重要的作品,关于商业生活的《日本永代藏》、《世间胸算用》,却从没有出现在中国各书店的书架上,尽管町人伦理是日本商业在武士道之外的另一精神源头。
对日研究不够深入,亦是中国的日本学者们的长久苦恼之一。著名学者周一良在去世之前遗憾地说:“我因为政治的需要,把能够用在日本史上的有限时间,都去搞了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
无法抵制的日本
在今天,一个坚决的日货抵制者可能会遇到的无穷多的困难。“日货”并不仅仅是人们通常了解到的那些汽车和电子产品,钢铁、纤维等日本的大宗出口产品隐藏在无数中国建筑之中,日本化学制品无处不在,而日本制造的医疗器械则几乎是每一家中国医院的必备品。从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角度来说,一个彻底的日货抵制者甚至无法使用京九铁路、北京地铁和首都国际机场。
据日本大使馆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04年度,这一计划(ODA)为中国提供无偿资金援助约1457亿日元,约合65亿元人民币,技术合作约83亿元人民币,有偿资金援助约1651亿元人民币。
井出敬二相信,完全的抵制是不可能的,他认为,一个日货抵制者甚至根本就没办法使用手机。“任何一个牌子的手机,无论是中国的、瑞典的、美国的还是韩国的,”他说,“都有日本零部件。”
“手机”这个词也来自日本。对于极端民族主义者来说最糟糕的事情是,每当他们愤怒地提及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时,就在无知无觉中使用了“日货”——“历史”这个词同样来自日语。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词汇是如此之多,其中包括了中国各个时代最时髦的词汇,从“共产主义”到“经济学”。抵制者们的困难更多地来自文化方面。
每天早上,中国的很多餐馆的服务员都会列队拍手,齐呼企业口号,这一习惯来自日本企业。在路上,人们会看见前面轿车尾部的招贴:“熊出没,注意!”它是来自多熊的北海道的舶来品。屈臣氏是香港品牌,但它的经营理念完全效仿日本的“药妆店”,在那些漂亮的瓶子里,盛装的是中国城市女性难以抵挡的日式风格。到了晚上,当某位坚定的抵制者打开电视机时——当然是国产品牌——会看到一些中国公司在使用一句有着爱国主义色彩的广告词,“产业报国”,它来自松下电器公司。
日本企业法则在管理经营方面帮助中国企业度过了起步的艰难时光,不过在中国的风行并不长久。作为国家精英的中国的新贵阶层很快就注意到,在1990年后的经济新世界中,美式的创造精神比日式的谆谆教诲更成功,商业偶像从此变成了杰克•韦尔奇和史蒂夫•乔布斯。
日本不再是中国的老师了吗?经济生活的细节可不能支持这一点。在北京西单的无印良品店中,中国顾客会面对日本人生产的衣架上的小缺口而暗自叹息:为什么可以替顾客想到用不同的方向挂衣服的需要的恰好是日本人呢?
两个不同的文明
1976年以来,日本在中国的存在变得无所不在。但是对中国来说,日本仍是最熟悉的陌生国。中国的新兴阶级很容易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与美国人达成沟通,但与日本人的交往却不顺畅。
“很多人都会认为中国人和日本人比较相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李萍曾对媒体说,“实际上,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相似程度远远低于中国人与美国人的相似程度。中国和日本的相似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少。”
对此,时尚杂志《安25ans》的主编宋娟很有共鸣:“我们跟美国人挺像的,好沟通,日本人跟中国人特别不一样。”
宋娟尽力给员工们灌输曾令自己在过去7年中受益匪浅的日本工作方式。她推广各种强调细节的流程表、计划、操作规范,甚至到了自己都觉得琐碎和麻烦的程度,杂志运行由此形成了值得欣喜的秩序。不过,当她每隔两个月去日本拍摄一次杂志封面时,则无法回避中日交流中最困难的一面。《安25ans》在日本时尚工业中雇用人手。“可是我永远没有当老板的感觉,”宋娟说,“与日本人打交道,有时会气得半死。”
今年1月,在日本的“井井有条”的拍摄现场——在国内则将是“混乱不堪”的——她第一时间挑选了照片。事后证明这是一个错误。当她回国后要求更换一张时,出人意料地,一向表现得谦恭有礼的日本摄影师被激怒了,拒绝更换,质问她为何不讲信用,并表示不再合作。
在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中,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被区别对待。在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中,中国与日本也被划作两个完全不同的文明。
日本在中国的文化存在更多地意味着潜在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意。在日本国内,皮卡丘形象版权价值每年高达1000亿日元。2006年,日本的动漫产业市场的总规模已经达到2兆多日元,占日本GDP的十个百分点以上,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如果中国少年购买《皮卡丘》正版游戏软件的比率与日本持平,那么它在中国的销售量就会达到惊人的1500万套。对于日本文化产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终将达到国际水准的中国将是一个不穷尽的金矿。
可是中国动漫界能不能取得像日本一样的成就呢?这是普通年轻人刘靖瑶也明白的道理:“我们跟日本人不一样。”
“令人困惑”和“不确定性”
日本社会是稳定的,中国则在急遽变化。仅仅在三十多年前,情况还恰恰相反,当时日本充满朝气,中国则沉落到死寂之中。十几年来,日本人心目中的新英雄总是传统的武士道精神的继承者:不知二战已经结束而在菲律宾丛林中坚持游击30年的陆军少尉小野田宽郎、保险推销女王柴田和子和一匹名叫乌拉拉的屡败屡战的赛马,他们看上去就像是一回事。而中国英雄则是张朝阳、春树、李宇春,他们完全不同,惟一的共同点是在这个难以捉摸的时代里取得了成功。
在现代化之旅中,中国的旅行箱中装着什么?恰如小野千重子所言,日本人该如何理解今日中国?
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远远不如它们1970年代在欧美发展得那么顺畅。从1992年八佰伴百货进驻上海浦东开始,日本零售商大批进入中国。伊藤洋华堂、永旺、伊势丹、三越等均在1996年前后渡海试水,但十年来,以八佰伴的破产为标志,日本零售商的中国冒险并不成功。巅峰时期,伊都锦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和百货商店达到26家之多,但到了2007年8月,伊都锦商厦在青岛的门店正式闭店,伊都锦随后结束在华全部百货业务。更早些时候,在日资格外青睐的上海,日本零售业巨头伊藤忠株式会社参与投资的和之百货开业不到半年便停业调整。
日企固然在中国获得利润与发展,比较起来却远不如欧美公司生气勃勃。中科院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当待遇相当的条件下,在日企工作的中国员工更倾向于选择欧美企业——中国的年轻人愿意像欧美人那样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发挥潜力,而不愿像日本同事那样忠诚、信义地接受终身雇佣。
在大学里,一般学生们对谷歌中国、微软中国的商业领袖的名字如数家珍,可是索尼在中国的头儿,是谁呢?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这个得到美国网络公司的搜索引擎上去查一查才行。
与美国企业在中国顺风顺水甚至时常获得道义上的肯定相比,最近8年来,日本企业多次陷入了泥沼。2000年后,东芝笔记本事件、三菱帕杰罗事件、丰田霸道广告事件等几次日企危机,引发了媒体的大量批评。从日本人珠海集体嫖妓事件到三菱东京UFJ深圳支行一日籍科长殴打中国籍部下事件,一次又一次,历史问题微妙地总是会折射到日企与中国民众的关系上面。
马立诚在2002年发表《对日新思维》,立刻遭到了“铺天盖地的攻击”,网民们称其为“汉奸”,甚至将其文章与汪精卫1938年的《艳电》并列。有人把辱骂的话写在寄来的信封上,“让沿途的人看”。作者的地址被公布出来。一个被他认为“恶搞”的行动是,有人在网上造出了一个凤凰卫视的播出画面,屏幕上女主播在播报新闻,下方则添加了一条滚动字幕:“本台评论员马立诚今日在香港中环被爱国青年痛殴。”
在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的“融冰之旅”后,马立诚才感觉到“受到的攻击明显减轻”。
2004年和2005年,反日情绪正炽,2005年4月导致了上海、北京等城市发生大规模反日示威。
中国A,一个理智的、受过较好的教育的中间阶层以上人群反对这种行动,至少反对其行为方式,但是中国B,另外一个人群,数量庞大而且躁动,冲动行事并一时独揽了国家的形象。
日本A,了解中国的极小人群,清楚中国社会的这种分别,但是日本B,绝大多数日本人,习惯于把所有中国人都看作是一个人,反之亦然。上海反日示威的次日,拥有16000名会员的日本新一代企业家团体“青年会议所”发布了一个紧急调查结果,数据表明有74%日本企业家对中国“反日情绪”感到不安。
“令人困惑”和“不确定性”,正是近年来中国在日本的形象。对于中国社会能否可靠运转,日本各界充满了不信任感。
日本在中国的存在由此带上了奇怪的色彩。欧美的化妆品公司会给中国记者留下很大的采访空间,可是资生堂公司公关部的工作人员会在采访之前就与记者沟通采访方案,事后又要做勤勉的交流。花王公司在今年年初就筹办媒体见面会,可是5个月后仍未召开。对日本企业来说,谨慎再谨慎,是在中国做事的第一要义。
在北京,吉野家餐厅的餐桌上一度多了一个塑料标牌:北京吉野家是中国人自己经营管理的著名品牌。这是真的吗?这家供应牛肉饭和糖渍姜片的企业在日本开有一千多家餐厅,是货真价实的日企。吉野家北京公司公关部的一位女孩不接受采访,她说:“这也可以理解吧?”
变化,变化
中国与日本的相互交流从来就不是容易的。20世纪上半叶最反对日本的中国人,恰恰是中国早期留日学生。在一生当中,鲁迅最后访问的是一个日本青年的家,最后的墨迹是一张用日文写的便条,最先赶到他临终的床前的又是三个日本人,他却从来没有留下任何一篇专门论述日本的文章。周作人喜欢日本,却仍在《日本管窥之四》谴责日本人。成仿吾留日11年,却在他关于日本的惟一的一篇文章《东京》中令人惊骇地说:“假使我喜欢日本,那是因为我喜欢她的地震和火灾。”
日本在中国的存在曾经是一个扭曲的幻像。山口百惠的电视剧没有进入中国之前,人们能够“了解”到的日本人只是抗日故事电影中愚蠢可笑的“猪头小队长”。在1980年代的香港电视剧《霍元甲》中,只有凭借阴谋,无能的日本人才能摧毁中华英雄。更早的20世纪初,作为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平江不肖生,在《留东外史》中对日本的诋毁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即便“嫖遍日本女人”这样的说法也只是其中之一。
日本政府和民间团体35年来致力于中日民众间的交流,不过要取得成效,看上去还需要更久的时间。
棋手聂卫平去过七十多次日本,有众多的日本朋友,喜欢日本饮食,一次吃5盘生鱼片,对日本“有特殊的感情”。他不赞成反日游行,但是他至今无法原谅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那是滔天罪行”。当他的儿子孔令文娶了小林清芽时,即便儿媳的父亲是他的老友日本棋手小林觉,他仍然说:“可惜娶的不是中国媳妇。”他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件事是,家里的两个亲人死于日军之手。
两国试图沟通彼此的立场。2006年11月,中日外长在APEC会议上确定,各派10名学者进行两国历史共同研究。不过有美国学者对此并不乐观:中国的有官方色彩的学者与日本的有右翼色彩学者坐在一起难免话不投机。
如今,情况又一次转好。今年5月4日,胡锦涛在出发访日前接受了日本16家驻京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在采访中,这位很少给外国记者采访机会的、严格控制自己公众形象的领导人提及了当年访日时的往事。
《人民日报》用整个头版报道了这一新闻,值得注意的是,全篇报道中没有提起“以史为鉴”。
向前看,有可能又一次成为主流思路。在政治改革层面亦是如此。早在1980年代,中国就有学者关注到日本的政治模式。在日本,从1955年起,53年中只有1993-1996年的3年间例外,其他时间都是由自民党执政。马立诚说,日本政治的特点是,一、一党长期执政下的多党格局;二、执政党内部分成派系。中国学者考虑借鉴日本模式,以为蓝本,设计中国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模式。在中国,对日本政党政治的研究远非显学,可是出版的图书已经不下十余种。
在北京,人们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都忙碌数倍不止;在东京,女孩们人手一只法国皮包。中日两国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不,两国都是在与遥远的西方交媾,恰是这一点上取得了罕见的一致性。最终,恰如两国的人们要交谈就往往要使用英语一样,西方文明准则才是解开中日关系之锁的钥匙。
于是一切都又回到多年以前的主题了:变化,以及如何变化。中日关系的“暖春”又有了回归1980年代的征兆。最重要的变化正在发生在中国国内。历史又一次回到了孙中山改变中国时的起点: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同样地,再次回到了胡耀邦思路的原点。
“要从全局和长远观察和处理中日关系”,1983年11月,胡耀邦在日本众议院发表演讲说:“眼光放长,达人大观。”
本文原载2008年12月18日《南方周末》
受日元升值中日关系影响 日本公司遭国际市场抛盘 文章来源: 北京晨报 于 2012-09-27 08:08:38
[提要] 中日经贸关系受创,让本就被美股下跌波及的日本股市雪上加霜,成为重灾区。昨日,日经指数暴跌184.84点,至8906.70点,自13日以来首次跌破 9000点。汽车、消费电子等出口板块都出现了大量抛盘。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的投资信息部部长藤户则弘认为,如果中国需求急剧减少,各企业被迫修改盈利计划等营业风险出现,对股价的影响也可能长期化。
中日经贸关系受创,让本就被美股下跌波及的日本股市雪上加霜,成为重灾区。夏普此前已公布了削减人工费的措施,其中包括征集约2000名提前退休者,管理层和普通职员奖金减半,并下调工资。
不少日本企业的股价从今年5月来已持续缩水。
中日经贸关系受创,让本就被美股下跌波及的日本股市雪上加霜,成为重灾区。昨日,日经指数暴跌184.84点,至8906.70点,自13日以来首次跌破9000点。汽车、消费电子等出口板块都出现了大量抛盘。
19日重新上市的日本航空公司因为钓鱼岛问题导致股价暴跌,股价已经从上市第一天的每股3500日元跌至3390日元左右。中国旅行团正在纷纷取消赴日旅游计划。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航空公司9月至11月的团体游客座席取消数已经达到2万人,直接打击了日本航空公司业绩。
随着丰田、日产和铃木汽车公司将削减在华产量的消息不断爆出,本田、丰田等汽车股也领跌市场。丰田中国昨日表示,丰田将停止向中国市场出口所有产自日本本土的车辆的消息不属实。股价下挫的日本公司还包括索尼、佳能、日立、松下、东芝等电子制造公司。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的投资信息部部长藤户则弘认为,如果中国需求急剧减少,各企业被迫修改盈利计划等营业风险出现,对股价的影响也可能长期化。
也有市场分析认为,日本股市回落的重要原因还是美股道琼斯指数因世界经济前景不明下挫,不少日本企业的股价从今年5月来已持续缩水。同时,市场也担心由于日元兑欧元汇率上升导致企业盈利状况将持续恶化。
■相关新闻
夏普将从日本3家证交所退市
晨报讯 夏普公司26日公布,将于27日向日本国内的札幌证交所、名古屋证交所和福冈证交所提交退市申请。
夏普同时宣布,已就征集提前退休者和削减工资奖金与工会达成了协议。夏普此前已公布了削减人工费的措施,其中包括征集约2000名提前退休者,管理层和普通职员奖金减半,并下调工资。
纵马驰骋 发表评论于 2012-09-27 09:17:20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吃亏将会越来越大
最近一段时间,菲律宾、越南、日本都相继和中国发生了海洋领土的争端,美国也高调重返亚太,因此引发了围绕中国周边的一连串事件,如今的钓鱼岛争端更是达到了高潮,在这一系列的事件里面,中国的应对强弱不一,于是在国内引起了许多思考。
有人认为面对其他国家挑起的争端,政府的态度不够强硬,不过有人也认为,这一切都是美国在搞鬼,中国一旦有动作就是上了人家的当,故而不应该反应过于激烈,于是一时间遍地又都是阴谋论了,整个局面也顿显扑朔迷离。
那这一系列的事件,到底是孤立的,还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是主动应对,还是被动承受?处理这些问题的思路又是什么?如果思路不理清楚,且不说应对之时进退无据,就是围观也是怎么看怎么一团乱。
其实别说围观的看不明白,恐怕就连菲律宾和越南这些对手也看不大懂,就南海来说吧,中国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什么动作,嘴上一直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可最近这是怎么了?又是黄岩岛,又是划采油区块的,怎么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呢?
日本估计更是感觉茫然了,想想自己干爹都“重返亚太”了,那不就是为了围堵你中国吗?你怎么还来劲了?这次咋反弹得那么厉害呢?不仅钓鱼岛的领海基线、海图、坐标都公布了,还连同东海划界一起提交了联合国,渔政、海监全上了,连军舰都开出来了……中国是不是疯了?我好歹还有个“美日安保条约”,你怎么对我这么凶,连菲律宾、越南的待遇都不是这样的吧?
若论实力,菲律宾把美国人赶走的,如今其海军和空军几乎为零,真要动起手来,完全没有还手能力;虽说越南好像还有点儿装备,也是打过仗的,但是毕竟陆地接壤,如果真的干起来,以目前中国的军力,恐怕连再次越境作战都是多余了,因为即便是出口型的WS1B火箭炮射程也有180公里,而河内距离中越边境线才130多公里,这玩意儿成本低,准头还不错,覆盖面积大,届时中国可不越境、零伤亡,一开打就能把河内变成拆迁工地了,河内都保不住,那还打什么打啊?
反而是日本,跟中国隔着大海,其海军虽然规模上不占优,但技术全套是美国的,反潜和防空都还行,毕竟以前是准备对付苏联的,其空军更是装备了F15,成为了除以色列外唯一获得此战机的美国盟国,现在鱼鹰和F35也相继在谈,连F22都有可能协防,完全不是越南和菲律宾可比的,可待遇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呢?
再说,钓鱼岛是历史遗留问题,要扯皮还有几句可以扯,而南海问题则不是,完全是菲律宾和越南这些国家偷偷摸摸占的,那为何中国对日本反弹如此激烈,却对菲律宾和越南相对温和呢?
不过,对菲律宾和越南也是最近才有比较明确的反制措施,比如黄岩岛,又比如划采油区块,而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这些反制动作,这又是为什么呢?要搞明白其中的道理,似乎不太容易,粗略一看,好像中国的枪法比较混乱,几乎看不出什么行为逻辑,但实际上这里却都是有章法的。
当然,想把这些事情都捆在一起来找麻烦的,那肯定只有美国了,尤其是在它“高调”重返亚太之际,但美国现在才“重返亚太”其实已经晚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和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经签了,以后就是零关税了,货币互换协定也签了,以后可以用人民币结算而少用美元了。
东盟成员国的特点是,工业水平并不高,多是农业产品和资源型产品,一旦和中国零关税,那中国的小商品会如潮水一般涌进去,换取的则是这些国家的农产品和原材料。这种贸易是互补型的,看起来也不错,市场经济的嘛,也应该如此,但实际上却另有玄机。
东南亚的农产品,如水果一类的,外销的话,欧美市场的吞吐量有限,而且美国的农业更是强项,欧洲也有自己的后花园,所以相对是不好走的,而摆在面前的中国却是个超级大市场,所以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东南亚的水果是应该走中国市场,日韩虽然也近但人口毕竟太少。然而水果这类农产品是一年一收,而收了就必须得马上卖,卖得不及时就要烂,所以如果你投入大,产出多,那你对市场的依赖性就很强,其实凡是农产品多是如此。
从原材料来看,欧美市场也有限,而中国作初级产品很多,消费自然就多,欧美日韩许多初级产品也很多是从中国进口,之后他们再组装成高级产品,或者直接在中国组装,或者内销,或者外销,所以原材料怎么都是在中国,因此这个市场份额是很大的。
既然中国市场大,距离又近,又加上零关税,还能人民币结算,那东南亚国家肯定是越来越愿意跟中国作生意,于是两边贸易额逐年攀升,而随着贸易额的增加,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依赖也就越来越大,同时中国对他们出口的小商品也逐年增多,毕竟好多小商品欧美日韩都不做了。
东盟和中国之间这么一来一去,看起来也没啥,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仔细一想,实际上当年大英帝国之所以会成为“日不落帝国”,也就是因为它有许多殖民地,而殖民地的特点就是能为帝国提供农产品和原材料,同时让宗主国倾销工业品,如果再流通宗主国的货币,那等于是宗主国印钱就能换东西了……当然,我们肯定不会干美国那种“量化宽松”的流氓勾当,不过对于中国来说这东南亚就算拿下了。
所以,这个时候美国才想起“重返太亚”好像是有点儿晚了。
那拿下东南亚有何好处呢?首先当然是经济利益,我们的商品进入这些国家市场就顺利多了;其次是以后这些国家对中国的依赖加深了;第三如果再发生摩擦或争端,这些国家若拿经济手段反制中国会受到很大制约(至少不能动用关税),而从依赖的角度出发,中国反而可以用经济手段反制它们,因为农产品、原材料的依赖性很强,替代性也很强。当然,这一切是要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货币互换协定为前提的,所以没签之前,有的事情就得先放一放,而签了之后,应对自然有所不同。
比如这次黄岩岛事件,一卡香蕉菲律宾就慌了。那菲律宾可以卡香蕉,用农产品依赖性作武器,而对于越南又为什么以划区块的形式来反制呢?越南的问题有一定特殊性,现在越南主要财政收入来自于石油出口,它的油井主要在近海,主要由外国公司来承包开采,它自己没有这个技术和能力。
因为关乎钱袋子,所以越南非常看重这些近海石油资源,但是在它经济专属区范围内的石油资源已经快开采完了,于是他便向中国这边伸手,目前伸得还不多,不过它当然预料到中国一定会反弹,所以为了在中国反弹时增加筹码,于是越南便在南沙群岛一带占了中国许多岛礁。
其实占着这些岛礁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因为大多都是深海,深海油气开采的成本很高,技术要求也高,短期内没有实际经济利益,然而越南占这些岛礁的目的也并非是为了开采这些岛礁下的资源,而是为了增加跟中国谈判的筹码。
比如,中国如果想要它撤离这些岛礁,那它就会提出近海油气资源的要求,或者是它直接侵犯中国的近海油气资源,当中国兴师问罪而来的时候,它可以提出撤离一些岛礁作为交换。
当然,有人可能要问,那越南占了岛礁为什么不直接打,又不是没有打过,而且还打得不错,可是你打几下又能怎么样呢?既然越南都起了这个心,那它肯定要干到底,即便挨了打它也依然还是要干,于是你就继续打,它是打不赢你,但是它会赖上你,如果跟它死缠烂打到一起,那只能影响跟东盟的关系,让东盟国家感到威胁,尤其是在签订一系列协定之前。
其实,只要看破了越南这点儿过家家式的小儿科,那事情就好办了,所以自由贸易协定以及货币互换协定签订之前后,中国便选择时机,开始在越南最在意的近海油气开发区非常抵近的地方(甚至有重叠),划定出了一系列的开采区块,以此来遏制越南的侵占。
因为越南本身没有开采技术和能力,所以它都是请外国油气公司来开发,然而外国油气公司却不敢冒然开罪中国,因为中国每年进口2亿吨石油,市场份额很大,如果哪个外国油气公司为了蝇头小利而开罪了中国,那今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所以一旦中国划了区块的地方,越南再招标时去投标的外国公司就寥寥无几了(菲律宾那边也基本上是如此),而即便去了操作起来也很困难,因为越南的油气勘探船都中国被驱赶了好几次了。
一旦越南最后感到没有希望去侵占这些近海石油资源了,那它占着的那些岛礁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反制越南就是要对付它在近海的石油勘探和开发,而不是去跟它争夺深海中的那些岛礁。
目前双方还在相持阶段,比如首次抵近越南近海划了区块后,越南就去太平岛周围闹事,而它闹事之后,中国又划了区块,如今这个博弈还在进行中,不过越南的赢面不大,因为外国石油公司不敢轻易开罪中国,而且越南那边的油气资源已经开始枯竭了,它自身的吸引力已经褪色,这些牟利的公司为什么要冒着得罪中国而遭受反制的风险,非法到中国经济专属区来偷盗开采呢?这种冒险是完全不值得的,况且中国也在招标。
当然,这个问题上还有一层考虑就是必须给越南一个出路,否则你直接端了它的饭碗,又不给它一条生路,那只有逼迫它跟你死磕了,虽然它死磕的本钱不多,但也没有必要逼人太甚,毕竟它也是东盟成员国,适当地给它一点儿配套的产业,哪怕调整一些落后产能过去也行,总要给人家一条路嘛。
总体来讲,对于东盟国家的争端,中国大多采取了相对温和的反制,毕竟东盟今后是中国自己的后院,没有必要搞得那么激烈,从而破坏自己长期努力得来的成果。美国人现在是看出苗头了,于是希拉里才急切地跑到东盟来转了一圈,但因为中国火候拿捏得不错,所以希拉里几乎是空手而归。
但是,对于日本就不同了,它非但不算中国认同的内部范畴,反而属于对立的层面。
从经济层面上来讲,中国的优势在于中低端产品、初级产品以及半成品,但是利润丰厚的成品以及高附加值的品牌商品上,中国处于劣势,当然中国也在努力赶上,不过任重道远。
所谓初级产品、半成品就是给人家加工零部件,以及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通用产品,在这些方面中国主要利用规模效应取得优势,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中国的管理还过得去,成本也不高,所以中低端基本上很无敌。
欧美日韩则在更高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上有建树,但也分层次,欧美整体优于日韩,以汽车为例,奔驰、宝马、凯迪拉克就比你日韩的丰田、尼桑、现代要好,中国的品牌则刚刚起步,所以比起日韩的肯定还有差距,这也正常。不过,因为经济不景气,欧美开始重新提振制造业,全球抢夺市场,于是放下身段和价格开始抢日韩的市场,日韩肯定搞不过,于是也如法炮制向更下一级的市场伸手,于是就跟中国自主品牌撞车了。
其实,即便欧美日韩不爆发抢夺战,中国自主品牌第一个对手也是日韩,因为虽说中国自主品牌还在艰苦奋斗中,但是也要往高处走,一步超过日韩去跟欧美一个级别不太现实,所以跟日韩对决是迟早的事情,而且涉及的领域很多,船舶、家电、汽车、电子产品、钢铁、机械设备、化工等等。
其实对决也不是那么可怕,韩国产品开始也不如日货,但韩国有稳定的国内市场,一旦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企业的生存就有了保障,这种前提下才有余力来搞研发,而研发一旦上去了自然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大家要多多支持国货才行。
虽然韩国也是竞争对手之一,但是跟日本相比有性质的不同,日本是个岛国,有侵略的前科,还不思悔改,整个民族有很强的劣根性,二战之后也没有洗心革面,骨子里都是坏水,而韩国虽然有时候自大得可笑,但毕竟受中华文化熏陶多年,又被殖民和压迫了许多年,二战期间也是遭受侵略,算到现在至少几百年都还比较安生,看不出有多少侵略性,不是一个时刻对中华民族有威胁的国家。
从历史上看,朝鲜在明朝时跟中国一起打败过日本,清朝时也跟中国一道抗击过日本,二战时也是抗日阵营的一员,今天跟日本也不对付,所以在邻邦里跟中国还是有合作基础的,属竞争关系,但不是敌对关系,尚可以共存共谋发展。
而日本跟韩国的差异就大了,它在政治和军事上完全投靠美国,且经常有侵略中国的图谋和实际行动,善于欺骗,狡诈多端,经济上跟中国互补性极差,多是吸血和压榨,说白了根本就是多余的祸害。
如今,放眼东亚,在大陆整合了东南亚之后,若算上港、澳、台、新加坡,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大东亚的话,最多再算上韩国,就已经足够了,大家各有所长,相互取长补短,而多出一个侵略过大家而至今都还不认错的日本,那就不和谐了。
然而,即便日本有千般恶劣、万般歹毒,但依据国际法则,它的商品来了你还不能给予歧视性待遇,也不能号召国人从情感上排斥它,更不能公开的宣扬抵制它,眼看着一些国人浑浑噩噩地埋单,只能感慨一声,转身去拍摄一些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但收效都不大,而保钓在这场博弈中往往也只有昙花一现的作用,可是终于有一天,这种状态彻底改变了,那就是野田政府“购岛”!
9.18到来之际,中国有180多个城市同时爆发了反日游行,所有人几乎一致支持抵制日货,国人心目中积蓄了多年的反日情绪在野田“购岛”的那一刻全都爆发出来了,终于有干到底的机会了,所以现在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契机。
最近的报道说海关已经接到通知,开始对日本进口商品提高检查比例,说白了就是通关时间可能会被延长,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信号,也就是给日本提个醒,经济制裁就要开始了。目前海关的这种提高比例还是非常温和的,而通关拖延这一手法国以前曾用到过极致,也是对付日本商品,其狠绝程度非同小可,基本路数就是把日本的商品都集中到一个人力资源极其匮乏的海关单位去处理(估计今年进去明年也别想出来,或者销售季节不过绝不让你出来),短时间内就可以立竿见影。
如果日本近期内不选择退让,那以后应该还有重拳会相继出台,大家拭目以待。
当然,也不排除日本方面同样用贸易战的方式来对付中国,但是日本对中国制约非常有限,因为两国的产业结构有根本的不同。日本是出口型国家,出口成品或品牌商品居多,就算你在中国生产,但你依然是日系,很好辨认,即便你通关时化妆成零部件进来再组装暂时辨认不了,但国人消费时也能认出来啊,而中国则是出口半成品、小商品居多,这样的商品换个招牌非常容易,到时候谁能认识?
此外,日系品牌多是汽车、家电、电子产品以及精密制造和机械设备等,但是日本这些东西在欧美韩国都有替代品,无非是品牌不同罢了,所以你日本如果不能出口这些产品给中国,日系产品卖不出去,中国可能还活得更滋润,因为你自己让出了市场份额,欧美韩国以及中国都有分肥,简直是皆大欢喜。而如果中国的半成品、初级产品不进口给日本,虽说你日本也可以到其他地方买,但是质量和价格就不能保证了,因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这些产品中规模最大的,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如果短期内中国不进口日本的耐用消费品了,那日本其他竞争对手绝对笑开怀了,而日本若是断了中国的产品,出口方面它成品的制造都会受到影响,而生活方面更是从牙膏牙刷到纽扣、吸管都要重新制造,这些低附加值的商品,如果是日本人自己来做,那成本肯定过高,所以只有到其他爪哇国去,但去了你也得重新建厂,以日本人和当地人磨合之后的效率来算一年半载之后都不一定有货。再说,日本如今也不是随便就能拿出多少钱来,轻轻松松地就把中低端产业都重新造一遍那么牛了。
欧美深陷金融危机,美国GDP才15万亿,而其债务就有14万亿,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完;西班牙负债水平也不过达到了GDP的87%就大喊要出问题了;当然希腊的债务还要恐怖一些,占GDP的比例达到了159.1%!果然是欧债危机的发祥地……但是如果一对比日本的债务,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根据日本经济合作开发机构的预计,日本在2012年财政状况还会进一步恶化,债务总额与GDP之比可能增至210.2%!
2011年日本GDP才5.9万亿美元,到了2012年末,如果债务真达到210%,那将是多么壮观的场景?不过日本目前还没有爆发债务危机,原因是它有庞大的居民储蓄存款,政府每年靠发行国债来过日子,吃的就是居民储蓄存款的老本儿,而日本有机构预测在2018左右老本儿可能就要吃光了,届时日本可能面临国家破产。
不管这个预测是否准确,反正日本如今的日子是不太好过,不论六七年后日本是否真的国家破产,反正生还的希望也很渺茫,那么为什么不能让这个时间点提前一些呢?为什么不能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呢?
正常情况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就算你有心这样想,但也不能这样做,毕竟我们不是强盗,我们的国家韬略也不是强取豪夺,中华文明提倡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可是,可是有人却偏偏不给自己留后路,拿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开玩笑,这个人就是野田佳彦!野田“购岛”之后《人民日报》曾用专题文章警告过日本——“中国扣动经济扳机,日本经济将倒退20年!”,可是日本那帮政客完全听不懂似的,嘴上都不松口,还做出一副全力应对的样子,简直只能用“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来形容了。
其实,就现在而言在外交上双方都顶满格了,谁也没有退让的余地,谁退了半步都是输,这个当口上就看谁能撑到最后了,可是日本自己的问题明明那么深重,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跟中国顶牛呢?一旦顶上牛,那双方肯定要做好长期对抗的准备,可是日本经济经得起这种折腾吗?
当然,如果从坑爹的角度来看,折磨日本的时间越长,程度越深,打击日本经济的效果越好,从它口里掰出来的市场份额越多,这不仅仅是中国市场份额的问题,如果哪个日本企业不幸彻底趴下了,那这个企业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就都要让出来了,这种耗损无疑是欧美韩国都愿意看到的,届时有肥大家分,墙倒众人推,呵呵。
不过,日本也有短时间内躲避这个可怕结果的办法,那就是撤销“购岛”,然而这样就相当于变现交出了钓鱼岛,因为中国已经颁布了领海基线,海图、坐标都提交了联合国,连东海大陆架划界都一并提出来了(以前还真不好提),日本若一退,哪怕半步就算认输了,而且输得更多。所以,日本政府肯定不会选这个,其实说不定中国也不愿意它选择这样,因为就这个姿态而言,又不能彻底解决钓鱼岛问题,而为了这个姿态就松了口,那也太不划算了,除非日本政府正式交出钓鱼岛,否则这场争端恐怕难以结束。当然,中国在嘴上肯定会说可以谈,毕竟要给美国面子,但其实根本就不退让,也不能退让。
如果双方顶牛到最后,等来的结局是日本政府死要面子活受罪,一直拖延下去,拖到自己实在受不了了于是才妥协的话,那日本政府就简直傻透了。因为那样会既输了面子,又输了里子,可是日本又能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反正本人是暂时没想出来,也许日本这次是一步错而步步错,最后错到姥姥家去,回不了头了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