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7日星期六
中医药业在美国的发展与传播 (历史) October 31, 2011 by arthuryinfan
沈燕清
中医药被世人誉为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人的出国,中医中药也逐渐由华侨传播到海外,并在海外经历 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二战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海外掀起一个研究与发展 中医药业的热潮。本文选择华侨、华人社会较为典型的美国为研究对象,就华侨、华人在 美国发展与传播中医药的历程作一回顾,并就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作一分析,以 期读者就这一问题有一较完整的了解。
一、 中医药业在美国的早期发展
中医药业在美国的发展离不开华侨、华人的努力。19世纪晚期,华工大量进入美国,中医 也随之相继传入。早期在美国行医的华人有两种:一种是只给华人看病的中医,人们称之 为“唐医生”;另一种是主要给美国人看病,中、西医兼通,但主要仍用草药处方的所谓“唐 蕃医生”。当时华侨多信中医,故中医中药在华侨中十分流行,但不太为西人所熟悉[1]。 十九世纪末叶,俄勒冈州的约翰·戴市和爱达荷州的波义西市是拥有技术熟练而又行医成 功的“中国大夫”的两个社区,丁喜大夫(中文名字为伍于念)约于1887年来约翰·戴市,因 为他医好当地一个牧场主儿子所得的一种病,那是一种在美国太平洋沿岸西北部的矿山和 磨坊、牧场里常见的往往致人于死命的病痛――血中毒,他的医术才渐为西人所接受,差 不多整个白人社区的人都来找他治病。而爱达荷州波义西市的卓亚方也是一位中草药医 师,1889年他携带家眷迁到波义西市后,很快成为当地华人社区的头面人物之一。
早期中医药在美国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为华侨、华人的健康提供了保障。1918年11月起,加 州流行时疫,传自西班牙,全州患者15000人,死956人。由于情形严重,州政府通令戴面 具,违者拘捕,一时人心惶惶,当时有一中医师甄玉光,对此时疫作秋燥大热症医治,售 草药每一帖一元,服者愈,获救无数,华埠得以无恙,甄医师也声名鹊起。1928年11月 间,三藩市流行伤寒症,蔓延全国,以加州患者为最多,而华人以服用中药的缘故,灾情 较轻,甚至不觉得有任何殃及现象[2]。中医药的早期传播不仅为华侨、华人的生命健康提 供一定保障,同时中草药的疗效也渐为美国人所知,他们渐渐接受中医,这有利于中医药 的传播。到二战前后,三藩市有中医师20名,药材店15间;纽约有中医师9名,药材及参 茸店11间;洛杉矶有药材店3间,中医师亦如此;波斯顿、西雅图等地有药材店12间。当 时还有专医美国人的中医师,他们不须诊症,只问病售药,称为“草药医生”,以洛杉矶为 最多,其中有不少人因为开草药铺而发家[3]。
早期美国中医药业多以私人开办小诊所的形式行医,很少有联合或建立医疗机构。1887年 纽约PARK路有一座华人小医院,名东华医局,却是由几位曾受西方训练的医生驻院应诊 [4]。直到二十世纪初华人中药业者认识到要同西人对中医药的抵制与排斥作斗争,维护自 己的利益,就必须团结起来,于是他们纷纷建立各种组织、机构、公会。1900年三藩市东 华医局创立;1912年三藩市的中医师有医学研究社之组织,是同业会的变相;1925年2月6 日,加州华人草药公会成立,以维护同业之利益为宗旨,会长邓仙石曾抗争士密取缔草药 案;1933年3月5日南加州中国中医药会成立,其宗旨与加州华人草药公会相同。而台湾中 央国医馆驻美国三藩市分馆于1936年5月30日成立,该馆附设有国医研究班,由中医生担 任专题主讲,如伤寒、疫症等问题,每日一次,战后不久该馆解散[5]。
中医在美国的传播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遇到重重困难的。上文提到的丁喜大夫在行 医中就受到白人医务界的反对,因为白人西医忌妒他的医术,而美国医学会在1880年- 1900年期间,也以在全国颁发执照的方式扩展了对私人医生的控制。1905年当地白人医生 控告丁喜大夫非法行医,好在他已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敬,没有一个法官愿意治他 的“罪”,因为“他没干过任何错事,他们找不到一个人出来反对他,所以他什么也不怕”[6]。 而波义西市的中医卓亚方也遭到各种刁难,1899年波义西市医疗督察署拒绝发给他行医执 照,他只得向法院起诉,到1901年2月才取得行医执照,不久获得“合格药师”证书[7]。1925 年1月加州议会下议员士密提出取缔草药案,提交医药及牙科股审查时,华人群起反对, 经下议会讨论后取消。1945年2月洛杉矶籍州议员密地提议,勒令中国草药医生(药材店 包括在内)领照,但须经医药委员会考试及格,方准给照营业,由于华人反对,此议案也 没有通过[8]。
早期发展之所以遇到重重困难,是因为:(一)中医药相对美国人来说较陌生,中医疗法 不吃药、不打针而仅靠一些草药就能治病,在美国人看来似乎很荒谬,难以接受;(二) 早期中国移民的社会地位低下,在一些西方人早期的著作中,华人常被描写为衣着邋遢、 不讲卫生,经常携带传染病菌的形象,因而华侨、华人是被歧视和排斥的对象,他们所带 来的中医药科学必然遭排斥。如1900年三藩市发生鼠疫,其他地区的美国人怕被传染,美 京卫生总署特请麦利坚总统授权在俄勒冈、内华达与亚利桑那三州边界设立检查站,禁止 加州的华人通过,而南太平洋铁路公司则拒绝售票给华人前往该三州地区,这措施有失公 平,引起华埠中华会馆的上诉。由于对中医药的缺乏了解,在早期美国人的心中,华埠似 乎就是一个疾病丛生的地方,美国人对中医的疗效更是持怀疑态度,以致于1885年美国监 察团在其报告书中说“三藩市华埠虽肮脏,无疫病发生,至堪诧异”[9];(三)早期中医师 行医仅限于华人社区,中医的疗效不为当地人所了解,华侨、华人又不注重传播,加上许 多行医者没有受过正规训练,许多是为了生存而从事该行业,甚至根本不了解中医,有时 难免出现一些医疗事故等等,这些都不利于中医药业的传播。
二、二战以来美国中医药业的发展
二战后,尤其是近一、二十年,中医药业在美国取得巨大发展,促成其发展的原因很多:
一是战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新移民大量涌入美国,加上台湾、香港和东南亚一些国家 大量华人赴美攻读、实习、深造医学,毕业后留居美国,这为美国中医药业的发展注入新 鲜力量。
二是随着中医药的传播,中医日益显示出相对于西医所独具的疗效,特别是中医在治疗某 些疑难杂症方面拥有独到功效,造福于美国人民,这使得美国主流社会开始改变对中医的 偏见,渐渐接受中医。
早在80年代中期,美籍华人温其坤在康州的几个市镇开办5家针灸诊所,把中国传统的针 灸术创造性地运用于戒烟、戒酒、减肥、美容和不育症,由于西医治病靠吃西药,许多美 国人怕吃药;西医讲究开刀,很多病人怕开刀,而针灸既不吃药,也不用开刀就能治病, 被许多美国人视为神奇的疗法,患者的福音,深受美国各界人士欢迎,温其坤也成为当地 著名的“中国医生”[10]。
近年来就美国社会来说,艾滋病、癌症、吸毒等是几大医学难题,西医在它们面前束手无 策,而中医则给这些病的患者带来福音。中医近几年来在治疗癌症、艾滋病等绝症的疗效 渐为世人所知,据载,1998年5月美国首屈一指的癌症专家,新当选为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主席的李赫特先生在1998年5月上旬在洛杉矶表示:“拥有一种能治愈癌症的良药还仍只是 一个梦想”。治愈癌症不易,退而求其次,抗癌、防癌也有益于人类,而中医却恰恰在这些 方面有独到之处[11]。如1995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放射瘤学教授申榕年发现一种 叫“细胞介导素”的蛋白不但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甚至在人体对抗癌症和艾滋病方 面,也可产生很大的作用。而近年来有关这种蛋白的研究,在美国发展得很快,在西药里 未发现有“细胞介导素”,而是在中药中发现,其中在黄芪、女贞子、灵芝这几种中药里都 发现有“细胞介导素”,因而美国目前除了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大量增殖人体的细胞介导素 外,也开始从中药里提炼,这使得中药的作用更为世人所瞩目[12]。再如中药材砒霜,早 在我国古代就被用来治病,1999年初,美国临床医学最权威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 香港玛丽医院均有用砒霜治疗急性早期幼粒细胞血癌取得成功的报告,但是砒霜为何能治 病却是一个谜。该年旅美华裔科学家李永明揭开了砒霜治癌之谜,他经过研究发现砒霜之 所以能治病,是由于砷作用于微管蛋白而引起白血病粒细胞凋亡,他率先揭示了砒霜治癌 的机理,为砒霜治癌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进一步扩大砒霜的临床作用,研制开发安全可 靠的治癌新药奠定了基础[13]。
中医在戒毒疗法上也有其功效,被海外誉为“东方戒毒神医”的杨国栋早在1987年采用中国 传统古药莨菪类药为主要原料发明了杨氏“1+1戒毒法”,该法得到世界权威医学药理专家 的认同,并先后在国内、国际获得大奖,1997年他在戒毒疗法上又有新突破,可实现在6 -8小时内戒除海洛英毒瘾,同年他获得“第25届日内瓦国际新发明和新技术展示会金奖”。
正是由于中医在美国的传播过程中日益显示出其相对于西医的优越性,美国当地主流社会 逐渐接受中医,他们开始重视学习、研究与利用中医,中医药学的社会地位日渐提高。 1985年3月29日美国建立第一所中医学院,它以发掘推广中国传统医学、培养中医药人 才、研究中医传统疗法为主要宗旨,创办人为中医师黄志伟。1987年时,美国有11个州正 式承认中医有独立治病的地位,有12个州规定中医在西医指导下进行治病,其余的州虽然 未立法,但也承认中医是一种治病手段。1991年经世界一流的生化专家确认,中医确实具 有治病实效,而且将会被世界各地人士所信赖使用,成为安全又有效的药物,为此该年美 国斯坦福大学新设立“中药科学研究中心”,该中心试图以科学方法分析中药,探查其治病 效能,世界各大研究机构也主动要与该中心合作[14]。1996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草拟了一份《有关植物制品和药物的指南》,为中药进入美国进一步放宽了条 件。1997年“丹参滴丸”成为中国第一个通过FDA审查进入美国市场的中药产品。世界卫生组 织(WHO)已将传统医学列入议事日程,在五大洲建立了26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1995年 夏首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此后,历届会议依次举行,为促进中医的发 展与传播起了重要作用[15]。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中医针灸行业经过长达20多年的努力与抗 争,终于赢得胜利,从1998年1月1日起,美国全国中医针灸师可使用全新的《通用医疗程 度编码》(CPT CODE)向保险公司申报医疗服务,这是中医纳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又一个重要 里程碑,它标志着经过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的争议,代表美国广大西医利益的美国医学会 终于顺应历史潮流,改变立场,确认针灸是一种正式有效的医疗程序[16]。与此同时,世 界上一些国家正考虑对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进行立法管理,为中医药进入医学主流 体系打开了渠道。总之,近几十年来,中医药业在美国有了飞快的发展,中医药已逐步打 入美国主流社会,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中医药的发展有广阔的前景。
三、美国中医药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中医药业已经渐渐为美国的人民所接受,中医药业在美国的发展前景乐观,但我们不 能否认,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
(一)中医药业的发展仍受种种限制:美国主流社会虽已逐渐接受中医,但并未置中医与 西医于同样的法律地位。以针灸为例,1972年针灸疗法重新传入美国,并在许多州取得合 法地位,而《通用医疗程序编码》编辑部却一直拒绝将针灸服务列入其中;到1995年美国 医学会始终坚持“针灸在美国还处于试验阶段”的官方立场,这严重阻碍了中医纳入美国主 流社会的历史进程。美国保险业系统一直拒付针灸医师的医疗服务,联邦老人医疗计划也 无法建针灸包括为福利项目;直到1996年3月美国FDA才正式通过“针灸用针”针的合法性和 安全性,列入正式医疗器械[17]。再如1993年美国食物与药物管理局(即FDA)提出一项新 法案,将维它命、矿物质及中草药列入药物管制范围,引起美国中医业人士反对,因为此 法案一旦实施,购买中国草药,必须有西医处方,不但影响中药业,对华人生活习惯也有 深远影响。此法案不但引起华人社区中医药人士反对,日本、韩国草药业人士也反对,认 为美国人太霸道,强逼亚洲人放弃已采用了数千年的草药,选用价钱昂贵且有副作用的西 药,所以亚裔社区草药业人士纷纷展开反对活动[18]。
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食补卫生教育法,允许制药公司从有益身体“结构及功能“的观点行销 草药,如果从宣扬治病疗效的角度来行销,则会被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管制,因此在 1997年12月,美国中医药界出现“红曲”事件。所谓“红曲”,是一种草药,400年前中国著名 的医药书籍《本草纲目》中就有提到此物,书中称其“甜而无毒,助消化,活血,强脾,止 泻”,美国人将其视为降胆固醇的良品,约有3万多家商店销售红曲成分的CHOLESTIN,如 加州制造商PHARMANEX公司,该公司在中国有巨大的投资,PHARMANEX公司与北京一家 制药公司合作,每年行销200吨左右的红曲。该制药公司认为“红曲”是天然草药,理应属于 食库补剂,而非应由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管制的药物;而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则认为 它是打着草药的幌子,实际上是药物,加上该制药公司不以食补的方式行销红曲,却在美 国大作广告,声称红曲能降低“恶性”胆固醇,增加“良性”胆固醇,这对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 局来说,像是药效治病的说法,1997年该局禁止该公司供应红曲,使得北京的生产线大部 分时间停工,影响了“红曲”在美国的销售[19]。
(二)美国中医界面临断代危险:1997年12月15日美国中医骨伤研究院院长刘大禾在旧金 山对记者说:实际上中医界在美国面临断代危机,倘若不马上加紧培养美国华裔中医高级 专业人才的话,十年之后中医在美国就会丧失掉它所固有的东方特质。由于美国中医界多 年的努力和不懈争取,使美国中医界人士现在尚能支撑一个较好的局面,但十年后老一辈 华侨、华人中医界人士会陆续退休,同时美国主流社会人士正在迅速和大规模地进入中医 领域,逐渐在把美国的中医变为西医的附属部分,也就是说使中医西医化。中医虽然进入 美国高等医学院校,但也使华裔中医师面临丧失其优势的严峻前景,因为美国针灸等经两 三年学习就授予硕士学位,尽管美国人临床经验不足,而他们却有语言的便利条件和很强 的社会政治人际关系,再加上美国大行其道的高等学历资本,将导致华裔在美国中医界减 弱或最终失去其竞争能力。如早在1978年纽约州制定的针灸医师核发执照办法规定,西医 只要100个小时的培训就可取得执照,而中医却需要办很多麻烦手续才能通过,且必须置 于西医直指导之下方能执业[20],这有利于美国白人医师从事中医。现在美国针灸委员会 就已经以白人为主了,甚至一些中医术语也改变传统提法,如把“中医针灸”改为“针灸骨 伤”等,华侨、华人中医师日益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因此一旦华裔中医师在美国中医界变 成少数,就必然会失去争取和保护华裔中医师权益的机会。
(三)华侨、华人中医师素质急待提高。大量涌入的新移民中,不少人原先学西医,到了 美国由于竞争不过白人西医或根本无法继续从事西医,为了生存需要只好改行从事中医, 有的甚至根本就对中医一无所知却“赶鸭子上架”等等,这难免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严重 影响了中医药的声誉。所以如何提高华侨、华人中医业者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术地位,进 一步了解西方医疗体系的运作,以适应已取得的身份和主流医疗社会的要求,便成为所有 华裔中医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美国华侨、华人社会已开始重视华侨、华人中医药人才的 培养,1995年在旧金山成立的中西骨伤研究院就是美国华裔中医界为避免上述危机出现所 作的具体行动,该院通过举办现代中医骨科进修班,培养华裔高级中医人才。该院的未来 发展是,第一步是使专业注册医师的培训步入正轨,第二步是开设东方医学博士,1996年 开始招生。研究院这十年树人的举措值得进一步推广[21]。
中医药业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融的一个表现 形式,这注定了它不会是一帆风顺,但结局是美好的,中医药最终将在美国社会发扬光 大,造福于美国人民。 ——————————————————————————–[1] 李春辉、杨生茂主编《美洲华侨华人史》东方出版社 1990年6月版 第139页。 [2] 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 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981年11月版 第599 页。 [3] 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 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981年11月版 第600 页。 [4] 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 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981年11月版 第602 页。 [5] 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 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981年11月版 第604 页。 [6] 美国杰弗里·巴罗和克里斯汀·里察森的《十九世纪末旅美华人中的两位草药医师》, 《华声报》 1985年11月12日。 [7] 同上。 [8] 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 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981年11月版第603 页。 [9] 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 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981年11月版第603 页。 [10] 《华声报》1985年2月26日。 [11] 美国《侨报》1998年6月13日。 [12] 《广东侨报》1995年11月3日。 [13] 《福建侨报》1999年2月27日。 [14] 《华声报》1991年11月15日。 [15] 美国《侨报》1998年6月1日。 [16] 美国《侨报》1997年12月19日。 [17] 《华侨华人历史资料》1998年1期。 [18] 《上海侨报》1993年10月5日。 [19] 美国《侨报》1997年12月5日。 [20] 《华声报》1983年1月2日。 [21] 美国《侨报》1997年12月17日。
2012年1月4日星期三
这个冬天真的很冷:中国的八大危机 现在都兑现了
为了配合我这个讲话,我今天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言,我想对我们中国经济的现状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结论。今天对于大家所关切的宏观调控做个课题,我对于今天政府所推行的各项政策我有一个总结性的发言。我想利用一个中医的知识来解答,那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国经济就像得了肺炎一样,按中医的理论,治疗肺炎要用大凉,如果我们真用大凉很可能把这个病人治死掉,因为他体质是虚弱的,最好的方法先温补、固本,体质提上去之后最后才能用大凉来治疗肺炎。我们今天所有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金融政策本身,为什么解决不了泡沫的问题,通货膨胀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我前面讲的他在用大凉治疗肺炎。而我提出的方案是先固本,为了我阐释我的想法,我要根据八大危机一一来讨论。第一大危机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我认为是错误的,我们目前看到的股市楼市泡沫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政府讲的流动性过剩造成的吗?我认为是错的!今天的中国整体情况非常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流动性过剩,我认为最有冲击力的原因是由于近几年来整个国家投资营商环境的急速恶化,因此我们企业家把应该投资而不投资的钱挤压出来形成虚拟资金打入股市打入楼市。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第一笔资金——虚拟资金。第二笔资金就是在目前大面积腐败之下的腐败款大量进入楼市和股市,第三笔资金就是各位熟知的国际热钱,第四个资金才是我们老百姓的储蓄款。目前所有宏观调控的政策所针对的资金基本上是第三项和第四项。我举个例子,外国人不得买房的规定是针对第三项资金,第二套房贷的问题是针对第四项资金,我不能说针对第三第四项是无效的,但是你的目标是错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有没有针对第一项,那就是因为投资营商环境的急速恶化挤压出虚拟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和楼市呢?我们有没有针对腐败款进入楼市股市的现象进行调控呢?目前并没有对这两大资金进行调控,所以我们宏观调控的力道是不足,因为你所针对的资金方向是错误的。这就是我所提出的第一个危机。第二大危机就是我们如何做调控?这个调控给我们目前经济带来了严重的金融风险,也就是大幅提高了金融风险。我想用日本90年代的泡沫现象和中国现在的泡沫现象做个比较。各位都应该知道“广场协议”这回事。英、德、法、美、日曾经签订过“广场协议”,“广场协议”要求日币升值。当时日本政府签下了协议之后那就很清楚的落入了美国圈套。道理很简单,当日本政府签下字,说明日币即将升值。那么全世界国际炒家就会去买日币,因为他赌日币升值。大家千万别把汇率当作经济现象,汇率不是教科书上所定义的货币之间的价格,没那么简单,汇率是各国政府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当日本签下了“广场协议”:由于日币低估造成大幅贸易顺差,那么下一步必然是日元升值。日本政府签字的当日就昭告全世界的国际炒家日币要升值了,所以必然结果是国际热钱大量进入日本。结果日币升值了!各位以为货币像一般的商品一样吗?价格提高之后可以平衡供需吗?错,那是一般的货品的价格,可是汇率不是,当汇率价格一上升,国际炒家一看,哇!真的升值了,再买,更多的钱流入日本,再逼迫日币升值,更多热钱流入日本,再逼迫日币升值,几年下来日币升值了一倍,几乎摧毁日本的经济。但是各位请注意有个现象是我们所忽略的,那就是在日币不断升值的过程中,美国财政部通过各种管道压迫日本降低利率以及放宽信贷,由于降低利率放宽信贷的结果,造成流动性泛滥,日本各大商社很高兴向银行借钱,因为借钱容易,利息低了,可以迅速做大做强,所以造成日本经济的表面繁荣。这个表面繁荣现象反映在股市就是股市泡沫,反映在楼市就是楼市泡沫,反映在购买日常用品就是通货膨胀。所以日币的升值、股市楼市泡沫和通货膨胀本身的原因是在美国的压力之下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所造成的。那么最近看过很多媒体的报道,把这个问题说的比较正确的,因此认为我们中国政府针对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升值、股市泡沫、楼市泡沫和通货膨胀应该和日本当时的政策是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提高利率紧缩信贷。在这里清楚的告诉各位,他们都错了。因为日本的问题是流动性过剩,但是今天中国的问题不是。中国是什么问题呢?按照我前面所讲的,造成泡沫的原因基本是由于投资营商环境的急速恶化造成的,因而挤压出大量的虚拟资金大量进入股市楼市形成泡沫。由于原因不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不同,但是很不幸的,我们的政策是提高利率紧缩信用,造成什么结果呢?它是进一步打击了已经恶化的投资营商环境。利率已经提高了6%以上了,最近几天还在提高利率。那么各位设身处地的为我们的企业家想一想,你认为他在这种场合之下还愿意投资吗?中国哪几个制造业能创造出这么高的利润,银行利率的提升逼得我们制造业放弃投资,不做了,把应该投资而不投资的钱拿出来形成虚拟资金炒股炒楼去了,所以为什么宏观调控下股价越涨楼价越涨的原因就是因为宏观调控的目标是错的。因为和当时日本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不是因为流动性过剩导致的泡沫现象,而是因为投资营商环境的急速恶化。当然我也不否认今天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现象,但是中国流动性过剩不是股市楼市泡沫的主要原因,而真正的驱动因素,是因为我国的投资营商环境的急速恶化所导致的。那么没有认清楚经济问题、经济弊端,贸然提高利率、紧缩货币,各位知道什么结果吗?随着利率的不断上升使得我国的金融风险迅速积累,一旦到了不可承受的那天,中国就产生了重大危机。那么回顾一下当时的日本是怎么回事,当时日本的各大商社由于低利率大幅借款,而日本企业由于高负债经营迅速积累的大量的金融风险到了一个不可承受的阶段产生了泡沫而崩溃,所以日本经济的危机来自金融风险,也就是负债积累所产生的金融风险。今天中国的经济危机呢?一部分来自于不当的政策使得利率不断调升货币不断紧缩,产生了金融风险而给我国的经济带来重大的危机。而这也是为什么在07年年底我以一个所谓的中立学者的身份我要做出以下的结论,那就是我完全支持中共中央宏观调控的思想,因为我认为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但是我反对我们执行层面所推行的金融政策,因为他的目标是错的。 第三大危机就是从90年代中期之后我们各地地方政府以GDP为纲的理念,造成一个中国特有的二元经济现象。请问各位最近看过媒体的报道,媒体报道说我们今天中国经济是过热的,可是我请各位来宾你们再去问问你们的企业家,他们的日子好过吗?他们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不论他是谁,不论他从事什么行业,不论他在哪,他今年的日子肯定比去年难过,明年也肯定比今年难过,这是一定的。既然日子那么难过,那么经济怎么可能过热呢?但是我们的指标指示经济过热,怎么回事呢?那就是我的理论,中国经济是个二元经济现象,中国经济是同时过热同时过冷,那些部门过热呢?那就是我们地方政府以GDP为纲的理念之下,他投资建设的有关部门是过热的,比如钢铁、水泥、房地产是过热的。什么部门是过冷的呢?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是过冷的。这种二元经济现象可以说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现象,甚至可能只有在中国才可能出现,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十几年来我们的地方政府以GDP为纲的理念大力推动地方建设的结果。那么这十几年来我们老百姓的医疗、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退不起休怎么办呢?在十七大之前是不太被关注的吧。哪一个地方政府不是开膛破肚修桥铺路的,美其名曰搞地方建设,实际上是为了升官发财的。对干部的考核都是以GDP为考核的标准,但是更严重的,在这种考核标准之下,地方干部推动建设的结果是使得我们经济产生这种特殊的二元经济现象,就是和建设有关的部门基本上是过热的、和建设无关的民营企业基本上是过冷的。那么这种二元经济现象和我们股票市场的二八经济现象非常类似。股票市场为什么有二八现象啊?什么是大盘股呢?你发现大盘股和我们过热部门是相关的,比如说过去的房地产、钢铁、水泥还有其他的融资银行都是过热的,所以股票市场的二八现象和我们的二元经济基本上是相互对应的。那么在这种特殊的二元经济之下,一定会产生两个必然的结果:第一个结果就是宏观调控进一步失效,第二个结果一定产生通货膨胀。那么我一一来说明。为什么宏观调控会失效,过热的部门为什么过热,他不是经济性的原因,而是政治性的原因,它是推动GDP为纲的心态导致过热部门过热。那么宏观调控是什么目的?是用经济手段来控制过热,但是过热是政治原因,你用经济手段来调控就有问题。问题在哪里?举个例子,当中央银行提高利率为0.25%个百分点,地方政府会因为提高利率而不搞建设吗?那照搞,不会停的,照样开膛破肚修桥铺路不会停的,为什么?为了提高GDP!提高利率的结果是他照样向银行借钱不会停的,那么过冷部门就遭殃了,过冷部门基本上是民营企业的,而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是地下金融,俗称黑市,黑市金融的利率是非常有效率、非常敏感,按照我个人研究结果显示,他的调幅是官方利率的4倍,也就是央行提高0.25%之后,黑市利率提高4倍,提高4倍的结果是进一步打击了已经萧条的民营企业部门。按照我前面的理论来看,你打击了他们投资兴趣,他们做什么呢?在这种逐渐恶化的投资营商环境之下他就不想投资了,而会挤压出更多的虚拟资金进入过热部门炒股炒楼。过冷部门由于资金流出,结果更冷,过热部门由于接受了他的资金变得更热。所以越宏观调控中国的二元经济现象越突出,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越宏观调控我们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更热,这就是过热的原因。是一部分部门过热而不是全体过热,你继续按照这个目标进行宏观调控的话,二元经济会更严重。第二是一定会产生通货膨胀。那么2006年年底农产品丰收,按照经济理论,当然这些理论在中国是不能用的,都是反的!按照经济理论农产品丰收粮油价格应该下跌对吧,可到了一月,粮油价上升,那就是二元经济造成的。怎么造成的呢?各位再回忆一下我刚才讲的资金大量从过冷部门转到过热部门,所有过冷部门缺资金,缺资金怎么办呢?政府印钞票,印钞票的结果造成全面通货膨胀。那么这个时候流动性过剩问题就出来了,使得一月的粮油价格上涨,上涨的幅度高达20%,到了五月份猪肉价格上涨26%,蛋上涨37%,一直到我们今天的十一月份,这个涨幅从我们的20%涨到60%,那么最近还是涨幅很高。也就是说你们吃饭的时候呢,咬一口肉吃一口饭要多付50%的钱,他不像洗衣机,电视机那样,看旧的就可以了。吃饭每天要吃3次,这个涨幅是不得了的。按照目前的统计,你们买菜钱呢现在应该是上涨50%了吧。那么这么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是民生必须品是怎么来的,基本上是我讲的二元经济与虚拟资金的原因。以猪肉为例,我们谈一谈猪肉价格为什么上涨?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猪瘟,在07年的今天竟然会产生猪瘟的现象,可见地方政府是如何的失职,这个控制猪瘟不能靠农民的。这一定是政府行为,现在的地方政府都在抓建设,这种疾病的控制他已经不太在乎了,而这也是为什么在07年会产生猪瘟的原因。第二是养猪的饲料价格上涨。猪瘟以及养猪饲料价格上涨使得养猪的民营企业家的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按我的理论,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之下养猪的民营企业家会做什么,他就把应该投资不投资的钱挤压出来形成虚拟资金打入股市和楼市,所以我们仔细研究猪肉价格上升的原因就是把大猪宰了之后“后继无猪”了,大家不养小猪了。那么不养小猪,就像各位一样炒楼炒股去啦。这就是我们刚刚所讲的二元经济和虚拟资金充分解释了最近通货膨胀的原因,这个二元经济的本质是来自地方政府以GDP为纲的理念所造成的恶果。这是我所谓的第三个经济危机。 第四大危机也是地方政府以GDP为纲的理念造成了整个经济结构的失衡。大家想一下,我们各级地方政府建高速路、高架、铁路都是固定投资多。他的固定投资成本是多少,我想拿我们国家和日本经济崩溃之前做个比较,我们固定投资的比重占45%,而当时日本是30%,消费我们是占了35%,而日本占了58%。这么大量的投资,国内消费是不足的。那么国内消费不了,我们每年以10%的经济增长,造出那么多的经济、货品卖给谁呢?卖给老外嘛!而这造成大量贸易顺差。那么当时日本贸易顺差所占GDP的比重为4.5%,而中国是9%,而且各地政府对于出口本身的思维是错的,叫出口创汇。出口创汇在我看来是个罪恶的代名词,出口创汇就是拿我们有限的资源图利外国人。举个例子,中国那么一个缺少资源的国家敢把煤炭卖给日本人,而日本人拿去填海了。竟然把我们的树木砍下来做成毫无附加价值的筷子卖给日本,日本为什么不砍自己的树呢?他自己不会做那个傻事的,他不会干破坏资源的事,给谁干呢?给中国人干!你用煤炭、筷子等毫无附加价值的东西流血赚取必定贬值的外汇,美其名是出口创汇,实际上就是罪恶的代名词。地方政府在以GDP为纲的理念基础上出口创汇的理念使得我国经济严重失衡,造成大幅贸易顺差。我们有高达1.4万亿的贸易顺差,如果说你以1.4万亿为傲,这1.4万亿都是一系列错误政策的必然结果。什么结果呢?给了欧美一个极好的机会压迫人民币升值。我今天实在想不出我国政府有什么理由不让人民币继续升值。人民币必然升值就是我所谓的第四个经济危机。第五大危机我就把前面四项的危机做个整合,一个是利率的上升,一个是错误的宏观调控造成利率的上升,地方政府错误的GDP为纲的政策及出口创汇政策造成汇率的上升。两大金融参数的上升使得我国企业已经难以维持生计的投资营商环境继续恶化而逐渐流血而死。你看我国哪个出口型的制造业日子好过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所以他更不会投资了,所以他一定会像我前面所说的那样把应该投资的而不投资的钱挤压出虚拟资金进入楼市股市,那么你们可能会问我了,到底虚拟资金有多少?告诉各位一个数字,那就是我们企业家应该投资而不投资的钱和欧美相比,80%投入股市楼市,造成泡沫。所以汇率一上升泡沫现象更严重,而表面上看起来和日本当时一样,哪里知道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中国企业家不投资了,去炒股炒楼了。我想请各位思考一个问题,你应该投资而不投资,这个投资的空间给谁了呢?这个空下来的空间必然的为外资企业所用。利率汇率的上升造成了营商环境的困难,其必然结果给外资进入中国提供一个绝佳的机会,诸位看一下我们的民营企业家,这种卖公司、卖工厂的现象比比皆是,是由于营商环境投资困难。这就是我所谓的第五个危机。第六大个危机我想请各位抬头仰望着蓝天,你们发现在07年的中国天空上翱翔着两只秃鹰,秃鹰是干什么的呢?秃鹰是吃尸体的。我前面就说过了,中国的制造业,因为前面所说的所有的理论而逐渐流血而死,头上的秃鹰就飞下来啃食我们的尸体。头上两只秃鹰是什么呢?一个是产业资本,第二个是金融资本。各位都知道青岛啤酒是我国的著名品牌,你们还认为青岛啤酒还是中国企业吗?告诉你一个数字,青岛国资局控股30%,但是你们知不知道第二大股东是谁?来自美国的安海斯-布希公司控股27%,只要他再多买4%的H股,我们中国的青岛啤酒就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外资企业。各位还记得徐工的故事吗?美国的凯利基金要收购徐工,当时包括我在内很多的学者专家在媒体上对这件事情大家大法,由于大家的努力,成功制止了资产流失的现象。当时的地方政府以什么理由卖给外国人呢?是以负的净资产卖给外国人。负的净资产就可以卖了吗?你有没有那么一点点经济常识啊。一个公司的价值不取决于净资产,而是取决于有没有持续经营的能力。对于徐工的价值取决于未来持续盈收的能力,还好没卖,假如以100块钱卖掉,按照我所理解的凯利基金或者类似的基金,一定会把徐工分拆上市或者卖掉,赚到一万块钱。所以从100块价格到一万块他可以赚100倍以上。那么各位了不了解,收购青岛啤酒的安海斯-布希公司就是产业资本,收购徐工的就是金融资本,这两个资本的危害性我们还没有看出来,还在乐观的招商引资,你知不知道招商引资使得这两只秃鹰来席卷中国奄奄一息的制造业。那么你们可能要问我了,郎教授这样是不是太悲观了,中国制造业我们自己都做不下去了,给外国人能赚钱吗?如果你们有类似的想法呢,你们就太不了解资本主义国家了!为什么我说的话那么像社会主义经济学家,而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学家讲的话更像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其实错了,我是真正吃资本主义奶水长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所以我对他的理解是非常透彻的,我所以讲的这么社会主义是因为我理解了。各位想一想我们中国的企业经营不下去,负的利润,你以为外国人经营不下去吗?小看人家了。当他透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收购我们这些所谓不赚钱的制造业之后,他会把你融入到国际产业链的分工里面去。这是我最近做的一系列的研究,什么叫做国际产业链的分工,那就是在国际产业链中真正做制造的是一块钱,而做这种采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这整条产业链叫做软三元。国际产业链的分工是怎么回事呢?本质就是靠软三元赚取利润,硬一元再亏损了不起亏一块钱,也不可能亏一块钱,软三元可以赚多少钱回来啊!以玩具业为例,一个巴比娃娃我们的出厂价一块美金,在美国的沃尔玛零售价格是9.99元美金,那一块美金,原料占了0.65%,生产价0.35%,你晓不晓得我们能赚多少钱,一美分了不起了吧。我们是剥削我们的劳动者,浪费我们的资源。用这么贱的一块钱的价格卖到美国去,他最后以9.9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他们席卷了所有的利润。我们的商务部长薄熙来针对这个现象提出他的看法,他的看法一部分对的,那就是我们中国的制造环节是不赚钱的,而我们透过我们的牺牲,让美国人欧洲人享受我们的产品,这是对的。可是各位再想一想你需要呼吁吗?难道美国不知道吗?你把他看的太傻了吧。你都知道他会不知道吗?怎么可能呢?难道他们不知道他们进货价格是一美金吗?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劳动者几乎拿不到利润吗?难道他不知道是9.9吗?那为什么还要继续压迫我们,提高利率提高汇率,让我们仅有的一分钱都不让我们赚呢。这就是我所谓的金融战争。其目的就是让你倒闭,你倒闭之后,我们头上两只秃鹰贱价把你收购,融入国际产业链里面去,你这里亏钱无所谓,软三元可以赚回来。硬一元里面,根据我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原料成本、制造成本可以省下来的钱是25%。我们再压低我们的工资、压低原料成本价格只是把整条产业链的一块钱里面的25%省下一点点而已,真正的大头都被软三元拿去了。那么这种格局是我们国家到现在还没认识的。我们还在继续的招商引资,最后的结果呢就是把我们的制造业拱手让给外国人。 我请各位注意一下,我讲的现象已经发生了,你们认为我们中国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嘛,这样以为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劳动力的优势最多使你硬一元里面,最多节省25%的钱,仅此而已。可是整个国际产业的分工呢,它从软三元赚取利润。所以最近上海来了两家外资企业,一家是西班牙的ZARA,一家是瑞典的企业H&M。ZARA80%的生产在欧洲,他为什么不来中国生产呢?我们不是有廉价劳动力吗?人家来都不来。那个不重要!重要的国际产业的分工整合最重要,所以ZARA在欧洲进行80%的生产。他的衣服做出来不但款式新颖、时尚、潮流、质地好,还有就是比你国产的还便宜。H&M更便宜,比ZARA便宜30%,他的大衣质地好不讲了,时尚不讲了,还是国际名影视红星麦当娜所设计。多少钱一件,大家知道吗?500-800一件。你说我们哪能造的出来!人家为什么用这么低的价格进入中国呢?那就是国际产业化的分工,人家开始向软三元要利润。他通过软三元节省大量成本而放弃硬一元,因此才能以最高的利润和最低的成本进入中国。这是2007年开始发生的现象,我们要密切地注意。如果我们还对廉价劳动力有任何幻想的话你太可怜了。举个例子,我们有两家著名的企业就开始幻想,一家是TCL的李东生,第二是台湾的明基叫BENQ,这两家要搞国际化。怎么搞呢?他们想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配合上国外的品牌和技术,想走出去,想国际化。按照郎教授的理论你不会成功的。为什么?你除非走入软三元!靠硬一元你是走不出去的,因为廉价劳动力最多只能省下25%的钱。所以各位都知道TCL合作以及收购了阿尔卡特以及法国汤姆逊,明基收购西门子的移动业务,一两年之后彻底轰然跨台。为什么?你走不出去!为什么走不出去?因为你企业的战略都是错的,错在哪里呢,劳动成本已经不重要了!最终要搞国际产业的整合,放弃硬一元,向软三元要利润,这才是国际化。我们有多少企业知道这个呢?我们天天喊的国际化招商引资竟而把我们整个产业链拱手让给外国人,竟而容许他们洗劫我们。我为什么说是洗劫我们?我想请出一位农夫给各位做个说明。你问一问农民:你如何灌溉?农民会告诉你灌溉之前,打开水闸之前先要挖沟渠,把水通过沟渠引到需要水的地方才叫灌溉。如果你傻不拉机的问农民,如果我忘了挖沟渠呢?农民肯定会骂你:你傻呀,你不挖沟渠的话你打开水闸,洪水漫流大地不都把良田都淹没了吗?农民都知道的事,我们好多人都不知道的。各位了不了解什么叫国际化?中国目前所推行的国际化就是打开水闸之前忘了挖沟渠,中国是一个没有沟渠的国际化。什么叫沟渠?法制化的游戏规则叫沟渠。那么各位,我们国际化之前有过法制化的游戏规则吗?我们哪一个行业有这种法制化的游戏规则?我们哪个行业不是百分百的开门让外资进来!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外资携其软三元的优势,在一个没有法制化的游戏规则的中国,就像洪水一样漫流大地把中国的良田美地完全侵略了,这就是国际化的结果。这个现象很重要,据美国麦肯锡公司去年的预测,五年之后,外资零售业将占领80%的中国市场,各位来宾这么一听是不是很高兴呀,不错呀,沃尔马、家乐福很好呀,进入中国呢,灯火通明、物品种类齐全、服务态度良好、价格物品低廉,像家乐福,时不时的贴出广告:半径5公里之内,如果同样的货品你买到更便宜的,愿意用数倍的差价弥补你的损失。你们不知道这个事吗!一听,好好的外资哟,他席卷中国有什么不好呀!中国对他们来讲是一个天堂,因为从来就没有法制化的游戏规则。当他们一旦席卷80%的零售市场之后,你们相不相信我下面的预测,那就是外资零售业将联合垄断,是上抬销货价格剥削消费者,下压进货价格剥削生产者,把中间利润迅速扩大,合法的汇出中国,你相不相信?这就是我们的未来,因为我们的国际化是一个没有法制化的游戏规则的国际化,所以一定是洪水淹没了我们的良田。而且我们的制造业还在向硬一元要利润的阶段,人家已经放弃硬一元开始向软三元要利润了,所以他凭借着高利润低成本的优势杀入中国,你将无可抵御,因为你在国际化之前忘了挖沟渠,没办法......!这是我讲的第六个危机。第七个危机继制造业之后我国的金融业将为外资所席卷.金融的改革包括汇率的改革以及银行的改革.这里我想先和各位谈谈银行的改革,我们像建行等那么多银行上市,大家知道不知道帮他们做顾问都是哪些公司吗?摩根、美林、高盛。这些公司也是美国中央银行的股东,你们知道吗?我们要搞银行改革竟然要请美国中央银行的股东来当我们的顾问,你说你是傻呢还是怎么回事呢!他给你做顾问的目的是图利于你呢还是图利于美国中央银行呢?我给各位一个数据,世界银行在2000年出了一个研究报告,讲的是银行改革。各位相不相信我国从事银行改革的所有相关人员没有一个人念过这篇报告,我们的银行改革全是想象出来的,他们的这个报告是靠数字说话的。他们收集了过去全世界250多次银行危机,他想了解各国银行如何进行改革,研究结果是这样显示的:250多次银行危机里面有92次找不到资料,141次各国政府包括美国在内都束手无策,3次加强监管,14次放松监管。也就是说90%的案例里面各国政府束手无策,因此这篇文章的结论很有意思,它说:全世界的织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以及各大银行还有学术界的泰斗,没有一人知道如何改革银行。既然全世界没有一个人知道如何改革银行,你中国怎么敢改呢?而且你的顾问都是美国中央银行的股东帮你做的顾问,因此给你的建议呢就是改制、上市。改制、上市很有意思,你们都有从全国各地来的,从东北一直到珠海,你到任何一个乡下去的话你都能看到一个建行,它的网点分布之广是你不可想象的。我也是建行的客户,虽然建设银行的服务很糟糕,态度也不好,为什么我还用建设银行呢?分行特多,这是他唯一的原因。就算我们政府完全开放银行,让花旗银行进来,他没有能力开那么多的分行的,你要知道要开像建设银行一样多的分行,要租下多少楼盘。你要投入多少钱去做硬件与软件的开发,投入多少钱多少时间去做人员的培训,你知道不知道这么一趟下没有几万亿美金做不到的。所以他们会怎么做?所以这些聪明的顾问们就不会这么做,他一定会要求你建设银行上市,只要你建设银行上市,美国的银行买了你20%的股份,你所有分行赚的钱他就拿走20%。同时,银行经营在中国是垄断经营,垄断经营都要牌照费的,建行为什么不交牌照费呢?因为他是国有银行不需要交牌照费。你上市之后卖给花旗银行,你为什么不收牌照费呢?他忘了,他根本不知道要收牌照费!所以外资银行包括美国银行等等,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以不交牌照费的方式大量购买建设银行的股票,你只要买到20%所有分行的利润你都要分20%。看一下最新结果。这次因为美国次级债缘故损失了不少金钱,他们的首席执行官本周很骄傲的说了一句话:我们在次级债的损失远远的小于我们在建设银行的投资。 他们在建行赚了多少钱呢?赚了1300亿!!那么我们的水平呢?我们的外汇管理在娄继伟的管理之下投资美国的黑石,惨败而归,这就是水平!!人家为什么知道这么做呢,因为金融战已经开始了。我们金融战的水平和一百五十年前大刀对洋枪的水平差不多。你看看美国银行和建行的故事,再看看外汇投资基金和黑石公司的故事,一比较下来你就豁然开朗。为什么美国要逼迫我们银行上市,因上市才是美国最快收购我国银行的捷径。我们竟然听话照办!另外的改革叫做汇率的浮动化.我一直反对这种改革,原因在哪里呢?因为我们中国没有人才!!我们中国可能有很多方面的人才,但是在外汇操作方面,我可以这么讲包括郎教授本人在内我们全国13亿人口没有一个专家.没有专家你怎么敢开放人民币浮动?各位了不了解1997年,为何索罗斯阻击亚洲?造成亚洲金融危机.那就是因为亚洲资产泡沫化.亚洲当时除了四小龙之外还有四小虎,对于欧美各国严重威胁,所以索罗斯开始阻击泰铢.因为泰铢刚刚改成浮动汇率,阻击下来,亚洲各国尤其四小虎再也没有喘息的机会了.他们也没放过香港,同时也阻击香港.香港当时也是资产高估,股市很好,18000点,楼市价格迅速上升,整个资产升值情况下阻击港币是最好的,他们同时卖空港币同时卖空恒生股市期货,什么叫卖空?以股票市场为例,今天向某证券公司借出一张股票以今天假设50元卖掉,明天股价跌到30元,我再买回来了把股票还给证券公司,叫卖空.50元卖的,30元买的,就赚20元差价.所以卖空的目的就是赌你股票会跌.外汇也是一样,什么叫卖空?一样,向某金融机构借出港币卖掉,明天跌了再买回来再还给他,意义是一样的.他们同时卖空港币同是卖空恒生指数期货,当时大量卖空港币,把港币卖给香港的金融管理局,所以市场上缺少港币了.因此银行的拆借利率大幅提高,最高到280%的拆借利率.280%的拆借利率大家知道对股票市场会有什么打击吗?股价大跌,从18000点跌到了98年的6660点,跌了三分之二的市值.可是国际炒家在事先就大量卖空恒生指数期货,所以赚了三分之二的市值,到了最后香港全体老百姓买单,因为股市大跌,楼盘也跟着大跌,索罗斯等人席卷一把之后离开了香港,所以当时产生了索罗斯振荡.在2006年之前,只要恒生指数到了18000点之后呢,就会大幅波动叫做索罗斯振荡,把香港老百姓给吓到了.现在为什么到了三万点了呢?因为国内老百姓搞不清楚,从深圳通过很多方法大量炒港股,就把港股拉上去了.香港老百姓吃过亏,知道的!国内老百姓没有吃过亏不知道,搞不清楚的!香港还是固定汇率的,是联系汇率,他要是浮动汇率那更惨.那各位知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么严厉的亚洲金融风暴之下,中国能幸免于难呢?你以为是我们领导人英明吗?不是,而是当时我们采取了两个最传统最古老的制度,一个是固定汇率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是外汇管制,由于固定汇率及外汇管制,保护了中国,不是由于我们能力好,而是这两个原因.按照我这个故事讲起来的话,如果国际炒家要阻击今天中国的泡沫和当初的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香港一样,到处都是泡沫,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要阻击这种泡沫经济,像席卷香港一样来席卷我们的财富,什么方法是最好的?那就是像泰国一样,阻击浮动汇率,那是最好阻击的,连联系汇率的香港都能阻击,何况是浮动汇率.而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政府不断的逼迫人民币汇率浮动化的原因.只要配合上浮动汇率,外资自由进出,再加上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使的中国的金融市场完全暴露于国际炒家的阻击之下,而这一切我们基本上都完全具备了.我们有没有泡沫,有!有没有通货膨胀,有!有没有股指期货,快了!有没有浮动汇率,我们正在努力!经过我们政府以及我们老百姓的逐渐努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给国际炒家一个非常第八大危机2008年一月一号开始的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危机.我们的中国银行,放款客户里面有多少好客户?我给各位一个数字,10%差不多了吧!其它的呢,不敢说全部,很多都是骗子,包括地方政府在内.他们怎么骗呢?拿到钱直接当利润处理,我们很多地方政府不就是这么干的吗!存款客户有多少好客户呢?20%了不起了吧!百分之八十的是什么客户呢?都是我们那种小老百姓的客户,今天存一百,明天提80,这种客户只是提高了交易成本,银行赚不到他的钱的.银行真正能赚钱的客户,是20%的大客户,20大的好的存款客户和10不到的好的放款客户,你们认为有没有可能在明年一月一号之后大量转移到外资银行呢?我敢讲一句话,外资银行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不会没有理由的给你收紧银根,那事他不会干的.我们的内资银行个个在干!如果大家都转过去了呢?如果这种好的存款和好的放款客户都转过去了,那这叫我国内资银行如何经营?银行失血的现象是不是会发生呢,经营不济的情况会不会发生呢?更严重的,就是我前面所讲的一连串的不理解国际化的前提之下,是不是给予外资银行进一步的进入内资银行参与经营的机会呢?所以明年一月一号开始的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给我国金融体系又给加上一个第八项的不稳定因素.当然我们在批评外资银行的时候首先要检讨自己,外资并没在要求我们马上开放,给了我们三年的缓冲期.我们三年在做什么事了,你们猜一下?我们都在这种外资顾问的指导之下,改制上市去了.你有没有把银行的最基础工作做好?什么工作呢,把银行的信用搞好,把银行的服务品质搞好,有没有把银行真正做成服务客户的平台.没有!你根本没有!搞什么呢,大家从上到下热火朝天按照美国中央银行股东的要求改制上市去了.这三年下来,我们银行的信用如何?服务态度如何?和外资银行相比,优劣立判!如果你是个大的存款客户,你有没有可能转到外资银行里面去呢?你知不知道你转到外资银行当存款客户有什么好处吗?你相不相信他们立刻给你一个全球通用的钻石卡或金卡?你可以存人民币到欧洲到美国随意消费,你相不相信?多好呀!他们还需要开分行吗?因为大客户基本在城市,他只要把握了广东,上海,北京,差不多就席卷我们大部分的最优质的客户了.他不需要开分行了,开分行越开到偏僻的地方,小客户越多,都是今天存一百明天提八十的,都赚不了钱的.所以他们只要寄守在大城市把服务做好,继续鼓动中国的银行去上市,那么他们就是最终的赢家.而我们目前也正在努力的帮助他们完成他们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