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8日星期一

黑芝麻



目录
拼音
英文参考
拉丁名
英文名
黑芝麻的别名
黑芝麻的来源
黑芝麻的植物形态
黑芝麻的采制
黑芝麻的性状
黑芝麻的化学成分
黑芝麻的性味
黑芝麻的功能主治
黑芝麻的营养价值
黑芝麻的贮藏
黑芝麻适合的人群
黑芝麻的食疗功效
与黑芝麻相克的食物
黑芝麻的食用建议
黑芝麻的药典标准
中药名称
拼音名
英文名
来源
性状
鉴别
炮制
性味与归经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贮藏
相关文献
[返回]拼音
hēi zhī má
[返回]英文参考
niger seed




黑芝麻

黑芝麻古称胡麻,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种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钙、磷、铁质等。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本品呈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纹。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气微,味甘,有油香气。

[返回]拉丁名

Semen Sesami Nigrum

[返回]英文名

Black Sesame

[返回]黑芝麻的别名

胡麻子、脂麻、油麻、巨胜、黑荏子。

[返回]黑芝麻的来源

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 的种子。

[返回]黑芝麻的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达1m。茎直立,四棱形,稍有柔毛。叶对生或上部叶互生;上部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全缘,中部叶卵形,有锯齿,下部叶3裂。花单生或2~3朵生叶叶腋;花萼长约6mm,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长约2.5cm。蒴果四棱状长椭圆形,长约2.5cm,上下几等宽,顶端稍尖,有细毛,种子多数,黑色、白色或淡黄色。花期5~9月,果期7~9月。

除西藏外,各省区均有栽培。主产山东、河南、湖北、四川、安徽、江西、河北。

[返回]黑芝麻的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返回]黑芝麻的性状

种子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先端有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味甘,有油香气。

[返回]黑芝麻的化学成分

含脂肪油,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甘油脂,并含芝麻素(sesamin)、芝麻林酚素(sesamolin)、芝麻酚(sesamol)、胡麻甙(pedaliin)、车前糖(planteose)、芝麻糖(sesamose)等。

[返回]黑芝麻的性味

性平,味甘。

[返回]黑芝麻的功能主治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返回]黑芝麻的营养价值

1. 黑芝麻作为食疗品,有益肝、补肾、养血、润燥、乌发、美容作用,是极佳的保健美容食品;

2. 黑芝麻的神奇功效,还在于它含有的维生素E居植物性食品之首。维生素E能促进细胞分裂,推迟细胞衰老,常食可抵消或中和细胞内衰物质“游离基”的积累,起到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3. 新近研究发现,黑芝麻具有降血脂、抗衰老作用,其食疗作用早已被公认,常食有益;

4. 黑芝麻富含生物素,对身体虚弱、早衰而导致的脱胎换骨发效果最好,对药物性脱发、某些疾病引起的脱发也会有一定疗效。

[返回]黑芝麻的贮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返回]黑芝麻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每天10~15克。

1. 适宜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眼花、视物不清、腰酸腿软、耳鸣耳聋、发枯发落、头发早白之人食用;适宜妇女产后乳汁缺乏者食用;适宜身体虚弱、贫血、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老年哮喘、肺结核,以及荨麻疹,习惯性便秘者食用;适宜糖尿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瘴、慢性神经炎、末梢神经麻痹、痔疮以及出血性素质者食用;

2. 患有慢性肠炎、便溏腹泻者忌食;根据前人经验,男子阳痿、遗精者忌食。

[返回]黑芝麻的食疗功效

味甘,性平;入肝、肾、肺经。

滋补肝肾,生津润肠,润肤护发,抗衰祛斑,明目通乳。

用于血虚视物昏花、耳鸣、津少便秘、面斑、久咳不愈、发枯不泽、乳汁不通、失眠等。甘平油润,功能补肝肾,益精血,润燥滑肠,味道香美无毒,可作食疗而久服。

[返回]与黑芝麻相克的食物

芝麻忌与鸡肉同食。

[返回]黑芝麻的食用建议

1. 芝麻可榨制香油(麻油),供食用或制糕点;种子去皮称麻仁,烹饪上多用作辅料;

2. 芝麻仁外面有一层稍硬的膜,把它碾碎才能使人体吸收到营养,所以整粒的芝麻应加工后再吃。

3. 炒制时千万不要炒糊。

[返回]黑芝麻的药典标准

中药名称
黑芝麻

拼音名
Heizhima

英文名
SEMEN SESAMI NIGRUM

来源
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 Sesamum indicum L. 的干燥成熟种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
本品呈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 。
  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
  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
  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
  气微,味甘,有油香气。

鉴别
(1) 取本品1g,研碎,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 小时,倾取上清液,置试管中,加含蔗糖0.1g的盐酸10ml,振摇半分钟,酸层显粉红色,静置后,渐变为红色。
  (2) 取本品0.5g,捣碎,加氯仿10ml,浸渍2 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芝麻素及β-谷甾醇对照品,加氯仿分别制成每 1ml含2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及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醚-醋酸乙酯(20:5.5: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
黑芝麻 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用时捣碎。
  炒黑芝麻 取净黑芝麻,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有爆声。
  用时捣碎。

性味与归经
甘,平。
  归肝、肾、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用于头晕眼花,耳呜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
9~15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