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6日星期一

中共已经把向海外媒体爆料当作内部斗争的手段

明镜-----用这一标题来评价重庆近期发生的事件,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当然是指薄熙来的失势。因受王立军事件牵连,薄先是于今年3月15日被免去重庆市委书记一职,又于4月10日被暂停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职务,失去了全部政治权力。第二重含义则是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说,统治社会的实际权力正在由暴力和金钱向信息和知识转移。 4月10日,中国当局仍在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官方媒体也对此大肆宣传。然而这天晚上,无数中国网民正是在谣言的蛊惑下才坐在电视机前,等待官方新闻节目播出中央对薄熙来的初步处理结果。 到了晚间11点,电视新闻终于播出了《中共中央决定对薄熙来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和《公安机关对尼尔伍德死亡案进行依法复查》的消息。至此,重庆事件中的绝大部分网络谣言都被中国官方所证实。 中国政治习惯于黑箱作业,官方媒体公开报导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属涉嫌故意杀人这种令党感到尴尬的消息尚属首次。然而更不可思议的是,重庆事件从头到尾都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从王立军进入美领馆开始直到薄熙来妻子薄谷开来涉嫌谋杀英国公民尼尔伍德,令人目瞪口呆的猛料一个个曝出,并在随后得到官方证实。这一事件中,谣言远远跑在官方的新闻报导之前,并且有着很高的可信度,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谣言迫使政府(也包括美英两国政府)不得不作出反应并公开部分真相。互联网迫使政府提高透明度,并推动事件进一步向前发展。 中国当局总是企图控制信息的传播,4月10日晚间中央传达对薄熙来的初步处理结果时仍然按照过去的老做法,先干部后党员,先党内后党外。然而在信息时代,这一手段很难达到预定的目的。晚11点的电视新闻正式播出有关消息之前,相关谣言在网络上早已铺天盖地。这一事件中,不仅内幕消息总是提前泄露于海外媒体,就连内部传达的文件和录音也频频暴光于网络。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展江教授就此发表评论说:?意味着政治与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剧烈变化。 如此之多的内部消息暴光于媒体和网络,自然离不开内部知情者的泄露;我们甚至可以得出结论说,中共内部的派系已经把向海外媒体爆料当作内部斗争的手段。这种做法的吊诡之处在于,当局严厉打击网络谣言,与此同时却发现谣言来自最高层中自己的政治对手那里。这种有违组织纪律的做法必然会使中共传统的信息控制手段失效,也会打破原有的党全权掌控社会和信息的权力关系,使舆论和民意在政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结果正如凯文?凯利所说:在这个时代,开放者赢,中央控制者输。控制和保密只能帮倒忙。你无法控制,而开诚布公比遮遮掩掩效果更好。中共当局无法控制信息的传播,只能被信息的洪流席卷而下。 北京官方及重庆媒体评论及文章支持当局处理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事件做法日渐高调。英国媒体报导海伍德在中国死于氰化钾中毒,海伍德遗孀王露露求助英国驻华使馆。 重庆原市委书记薄熙来因严重违纪而被停止党内职务后, 中共中央党报《人民日报》周日刊出署名马永文章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表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强调应加强共产党的建设,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重庆日报》周日也刊登必须进一步增强四种意识的评论以及重庆各级党员干部:清白为官干净干事的文章,评论表示要有政治、大局、责任及法治四种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各项工作,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文章称大家认为前重庆市市委书记薄熙来和副市长王立军严重违纪问题影响极其恶劣,党无纪则乱,国无法不立,中央的处理决定,既是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也是维护社会正义法治的必然之举。 官方媒体文章及评论日渐高调,香港《开放》杂志总编辑金钟周一向本台表示:薄熙来在大陆的势力和影响力跟上海的陈良宇是不一样的,影响很大也很多,在各界舆论中都有不同的声音,所以我想这方面对于中共当局是有压力的,所以他们要不断的发表文章为自己的官方立场做辩护。 香港《经济日报》星期一引述北京大学法学教授贺卫方讲话表示,薄熙来折腾中国,让路线模糊,为未来增添不确定性;其个人政治生涯终结已经改变中国,领导人的个人意志不再是不可推翻,是前所未有的里程碑,事件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觉醒。 但金钟对此表示,现在因为他整个处理薄熙来还是以人治和党治,还不是完全按照法治来处理的,他们还是按照党的规矩传统以及领导人的意志来处理的,你看现在都是由党报来发表新闻,中国大陆那么多媒体都不让他们也有自己的意见。 上周央视指薄妻谷开来涉嫌杀死英国商人海伍德,目前已被拘押,薄熙来也因严重违纪遭到停职查办。 海伍德的真正死因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英国《泰晤士报》星期日报导薄案的进展,在头版头条位置引述中国百度网帖称海伍德死于氰化钾,又说日前被带走的重庆市南岸区区委夏德良已供认他曾提供氰化钾给薄妻谷开来,谋杀海伍德。英国《每日邮报》、《镜报》、《每日电讯报》都对海伍德命案做出报导,指海伍德会丧命是因为薄熙来下令。 氰化钾是一种剧毒化学物质,无色、味道淡,易溶于水,无论吸入还是与皮肤接触都有致命的风险。 不少人认为海伍德的死因的相关网络帖子没有被删除是获得中国官方的许可,甚至是倒薄一方的需要。而保薄一方则极力把这些当谣言来屏蔽,追查及打击。 北京媒体人张京向本台表示:包括《华尔街日报》中文版都可以看到海伍德死前最后几个小时的新闻,这些都是被屏蔽的,但也有很多人去把英文的报道拿去翻译,但是绝对是被屏蔽的,出现很多的话可能还是舆论导致的,他们不会刻意把薄熙来的事情拿来报道。 而在上个月《南方周末》调查记者褚朝新就在微博中率先披露了海伍德的死。 香港《明报》周一报导, 中国警方正追查互联网上有关王立军案的消息源头,至少涉及两名北京传媒人。《南方周末》调查记者褚朝新最早于2 月收到王立军的手机号发出的短讯,内容透露海伍德死亡案和谷开来有关,褚在3 月将此内容借用他的朋友、《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思璟的电脑发到新浪微博上,王思璟因此一度被公安带走。 据BBC报道,海伍德的中国妻子王露露前往英国驻北京大使馆寻求帮助,希望能尽快逃离中国。王露露目前已受到保护,他们居住的高级住宅附近都有人看守,严防可疑人物接近。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