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0日星期四

如何说话孩子爱听 亲子沟通5个技巧

  妈妈维奇发现她陷入了管教孩子的困境中。6岁和4岁的两个女儿对她的要求——穿好衣服、关 电视、刷牙表现出听而不闻。维奇命令了一遍又一遍,声音越来越大。沮丧的维奇发现唯一奏效的办法就是河东狮吼,并威胁把小丫头们的宝贝扔掉。 去购物 时,这个妈妈听到了别的父母对孩子类似的威胁:“你要是不听话,咱们马上离开商店。” 维奇意识到,有些问题也要怨自己。她虚心求教,并 获得了宝典——Adele Faber和Elaine Mazlish写的《如何说话才能让孩子听你与倾听孩子让他说话》(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和这本书配套的还有两张CD,以及如何成立一个互助研讨小组。 维奇和有同样问题的妈妈在自家客厅成立了一个互助研讨小组,每周 二开会,每次90分钟,一共7周。她们学习书上和CD上提供的方案,也研究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在生活中加以实践,总结出来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1. 只说一个词 情况是——维奇给女儿分配了一项家务事:吃完后把自己的碗放进洗碗池。不过每次维奇都要告诉女儿这么做,有时甚至要 说上三次。 以前如果女儿忽略了妈妈的重复命令,这个妈妈会让两个小孩坐好,抱怨10分钟,训斥说老妈不是佣人、家里不是餐厅。 更 好的办法:孩子们通常都知道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他们只是需要一些简单的提醒。不停地唠叨只能让他们把妈妈的话当耳旁风。“相反,尝试只用一个词来唤起他们 的记忆。” 一天晚上吃饭后,维奇只说了一个字:“碗”。起初,女孩们看着妈妈,有些惊讶。但几秒钟后,他们拿起碗走进厨房。经过大约一个 月的强化,维奇不必再说什么,孩子们已经自动这么做了。“牙!”一个字也足够让孩子们去刷牙。 “鞋!”也取代了维奇早上的口头禅:“找你的 鞋子,穿上!……找你的鞋子,穿上!”。 6岁的女儿布莱尔对妹妹德鲁大吼,“给我!”维奇只说,“要礼貌。”布莱尔竟然彬彬有礼地说, “德鲁,请你把那个给我好吗?”这回轮到妈妈维奇惊掉下巴了。 2.提供有用信息 情况是——妈妈米歇尔端 上午餐时,2岁的艾佛利从椅子上转身,爬起来,然后站在座垫上。通常当艾佛利对妈妈的话“您要坐好”没反应时,米歇尔会生气地说,“听不懂吗?你要坐 好!”艾佛利会哭泣,但仍然不肯坐下来。 更好的办法:陈述事实,而不是总是发出命令。 Faber说,“总受到驱使谁不反抗 呢?” 孩子不是服从指令的编程机器人。他们需要行使自己的自由意志,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通常会做与我们要求完全相反的事。 诀 窍是把指令变成教学时刻。 因此,不要说“把牛奶放到冰箱里!”而是简单地说:“牛奶放在外面会变坏。” Faber 解释说,这种方法就是暗示孩子:“我知道,当你了解了所有的信息,你会做出正确的事。” 结果在下一次吃饭的时候,艾佛利再次开始她的爬站 体操时,米歇尔平静的说:“宝贝,椅子是用来坐的。” 艾佛利对她的妈妈笑着坐了下来,然后开始吃饭。 米歇尔报告,“这从来 没有发生过,”她虽然仍然不时要提醒她的女儿,不过最终艾佛利听话了。 这一手段也适用于其他情形。 不要说,“你什么都别 碰”,而是说,“这些精巧的东西很容易会打破。” 同样,“乐高积木放在绿色盒子里,下一次你想玩时你就能找到它们。”以及“不冲马桶 会很臭。” 3. 给孩子一个选择 情况是——琼带着她的孩子到奥兰多游乐园。 在魔术王 国,她让孩子戴上遮阳帽。她6岁的女儿很乐意地戴上了。她快要5岁的儿子山姆则拒绝了。 琼说,“过去我会想办法说服他听话”,结局就 是她大声威胁,“如果你不戴就不准你去玩更多的东西。”然后他哭闹,大家都变得一肚子气。 更好的办法:给孩子选择的可能。 Faber 说,“威胁和惩罚没有用,孩子不会对自己的不配合感到抱歉,而是变得更加顽固,但是当他参与到做决定中,他更可能做到你所能接受的程度。” 琼 这次让儿子做决定:“山姆,你可以现在戴上帽子,或者不要玩下一轮飞行,然后再戴。”山姆依然不合作。 琼说,“他错过了下一轮小飞 侠飞行后,我说,‘山姆,这是你的帽子’,他就戴上了。 ” 4. 说清您的期望 情况是——艾米的孩子在 上学临走前看电视。 一个节目结束后,她给4岁的阿德里安穿好衣服,而7岁的安吉拉则继续看。安吉拉还央求,“只要看10分钟。求你了!” 老办法是艾米大叫:“不行,你看的够长了。到此为止。” 安吉拉会接着抱怨一些。艾米就嚷嚷:“我说不行!”然后,安吉拉继续哀求,艾米则加上一句,“你已经比阿德里安看电视时间长了。不害臊。” 更 好的办法:让你的孩子提前知道你的计划。 艾米应该这样告诉安吉拉:“你刷完牙齿,穿戴完毕,准备好上学后,我给你的弟弟穿衣服时你可以 看一点电视,这样,你上学才不会迟到。” 艾米第一次尝试这种战术的结果是,安吉拉一声不响地就关了电视。 但第二天早 上,安吉拉故伎重演。艾米很快就意识到她没有提前提醒安吉拉她的计划。 所以第三天早上,她清楚地说明:“我给阿德里安准备好时,我希 望你把电视机关掉。”成功了。 她发现这一战略对其他情况同样有效。除非孩子把刚才玩的玩具放好,否则不准玩另一个。 5. 说出孩子的感受 情况是——嘉莉的女儿塔图姆6岁,快乐地和小朋友一起吹泡泡。突然,塔图姆冲进房间里,嚎啕大哭,“米娜不 让我吹。” 过去嘉莉会这样说,“没有理由因为这个哭泣”。塔图姆做什么呢?相反,哭得更厉害,很可能无法再和小伙伴一起玩下去。 更好的办法:家长认真倾听。 Faber说,“每个人都愿意被倾听和理解,” 告诉孩子不要哭,表达的信息是她 的感觉并不重要。 孩子们经常哭(或呜咽,喊叫,或者跺脚),因为他们不能表达他们为什么要沮丧或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情绪。 Faber 说,“你需要给他们用来表达的语言,” 下一次,嘉莉看着塔图姆的眼睛,描述了她认为她的女儿当时的感觉:“你看起来真的很难过!” 塔 图姆惊讶地盯着她,然后宣布:“是的。” 嘉莉没有继续提供意见,比如“你需要...”、或者帮她的朋友说话“米娜也应该玩一阵”、或大 谈哲学(“这就是生活”)。 相反,她说:“哦。” 塔图姆不停地念叨:“我希望我有两瓶肥皂泡”。 嘉 莉问道:“我们怎样做,能让你和米娜能够公平地玩?” 塔图姆说大家轮流玩。 嘉莉建议他们使用厨房定时器,塔图姆对 米娜解释了这个方案。每个人都很开心。 嘉莉说,“让自己少说点真不容易。” 是这样。“你从来不听我的话”,“我要告诉你 多少次?”类似的话语在许多家长的大脑里根深蒂固。 在研讨会期间,维奇和她的朋友们意识到,改变这样的表达方式需要练习。但是,这就是转折 点,改变与孩子交谈的方式,使他们不仅了解家长想说的是什么,实际上也愿意听家长要说什么。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