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3日星期三

解析中国政坛的排名政治学 一门名副其实的学问

  在1月21日原中央军委秘书长杨白冰追悼会上,江泽民位列现任政治局常委张高丽之后,而此前位居胡锦涛、习近平之后排名第三,改为位列第十二。此举引发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猜测。23日凌晨,新华社对外发布消息称,中共十八大后,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向中央请求,今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礼宾排名顺序中将自己同其他老同志排在一起,这体现了一名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宽广胸怀。”  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及1993年八届人大、政协会议之后,邓小平、陈云、杨尚昆、万里等人均已不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邓小平长期排名在江泽民之后,列第二位,直至逝世。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卸任军委主席,也不再担任领导职务,排名亦仿照邓小平前例,列胡锦涛之后排名第二。今次,江泽民作为一位正常退休的前最高领导人,主动提出将自己的排名向后排,这种情况在中共党史上首次出现。这也是中国高层政治运行更加民主、更为规范、更为现代的一个进步。  在层级分明、秩序谨严的中国政坛,官员排名顺序是一门名副其实的学问,绝对不能随意变动。一个官员的排名顺序与他本身的政治地位、权力大小息息相关。如“文革”前夕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刘少奇排名由第二下降到第八,而林彪则上升到第二,最为直观地向外界宣布了中共最高领导层权力洗牌的结果。而在“文革”当中,很多老干部身陷囹圄,断绝了与外界的消息联系渠道,也往往从《人民日报》的名单上谁的名字消失了、谁的名字重新出现了,来了解政治动向。而周恩来也曾利用安排老干部名字见报的方式,对外宣布一批批老干部复出,被“解放”。  余秋里是中共著名的“独臂将军”,解放后担任石油工业部长,为大庆油田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为人耿介。“文革”开始后,也被靠边站。1968年夏,毛泽东接见有关中央和地方领导人。陈伯达组织新闻稿,将余秋里之名省略。毛泽东审阅时问陈伯达:“还有余秋里嘛!”中央文革的一般人既不敢违背毛泽东的指示,又不甘心将余秋里正常见报,遂将毛泽东原话“还有余秋里”转抄新闻稿上,意在将其打入“另册”。此后,凡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名单,余秋里将军必为最末一名,且特意冠以“还有”两字。  中共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集体改进文风、会风、作风,以往新闻报道中的大段大段罗列党和国家领导人名字的方式已经不多见。如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近的中纪委二次全会以及杨白冰追悼会上,都仅列出现任政治局常委以及胡锦涛、温家宝、吴邦国、贾庆林等卸任常委但仍担任国家正职的领导人,卸任领导中只有原总书记江泽民名字见报。  而最有代表性考察排名政治学的实例当属去年11月22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主教去世后的新闻稿。其中提到:“丁光训病重期间和逝世后,前往医院看望或以各种形式表示哀悼的还有:马凯、王刚、王兆国、王沪宁、回良玉、刘延东、刘奇葆、许其亮、孙春兰、孙政才、李建国、李源潮、汪洋、张春贤、范长龙、孟建柱、赵乐际、胡春华、栗战书、徐才厚、郭伯雄、郭金龙、韩正、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宋平、尉健行、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贺国强、周永康、杜青林、赵洪祝、杨晶、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陈昌智、严隽琪、桑国卫、梁光烈、戴秉国、王胜俊、曹建明、廖晖、帕巴拉·格列朗杰、马万祺、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邓朴方、万钢、林文漪、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王志珍、何厚铧和张劲夫、郑天翔、刘复之、杨白冰、田纪云、迟浩田、张万年、姜春云、钱其琛、王乐泉、刘淇、吴仪、曹刚川、曾培炎、王汉斌、张震、何勇、令计划、倪志福、王丙乾、邹家华、王光英、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彭珮云、周光召、曹志、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唐家璇、肖扬、韩杼滨、贾春旺、叶选平、杨汝岱、任建新、宋健、钱正英、孙孚凌、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王文元、王忠禹、李贵鲜、张思卿、罗豪才、张克辉、郝建秀、徐匡迪、张怀西、李蒙、邓力群,中央军委委员常万全、房峰辉、张阳、赵克石、张又侠、吴胜利、马晓天、魏凤和,以及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靖志远和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王瑞林等。”  之所以详细列举这份名单,是为了作为考察的样本。这份名单,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家主席胡锦涛、总书记习近平、前总书记江泽民,这是三位现任及曾经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二部分从吴邦国到张高丽等9人,是现任政治局常委和已卸任常委但仍担任国家正职的领导人。  第三部分从马凯到韩正,是现任政治局委员和刚卸任政治局委员但仍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副国级领导人,譬如王刚现在仍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徐才厚和郭伯雄仍然担任国家军委副主席。他们统一按照姓氏笔画排名。他们的国家领导职务职务以及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等人的职务,将在今年三月全国两会期间卸下。  第四部分从李鹏到周永康,是卸任政治局常委和曾担任过国家正职领导的元老。其中万里从未担任过政治局常委,但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正国级领导人。这部分的排名规则比较复杂,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其一,曾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等国家机构正职的领导人优先,并“就高不就低”,因此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五人排名在前,尽管朱镕基进常委比宋平要晚。李鹏、万里、乔石三人均是以人大委员长身份卸任,朱镕基、李瑞环分别以总理、全国政协主席身份卸任。其他宋平、尉健行、曾庆红、罗干等人在担任常委时,曾兼任国家副主席、中纪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法委书记等职务。其二,同等职务者,按照届次来,如十三届常委宋平,十五届常委尉健行、李岚清,十六届常委曾庆红等。其三,同等资历,按照在任共事时的排序,如李鹏虽然担任人大委员长要晚于万里,但其1988年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时,排名在时任人大委员长万里之前。李长春在2002年十六大与罗干同时晋升政治局常委,分别排名第八、第九,故此虽然罗干比他老一届退休,但今次退休后在老同志中李长春排名仍位列罗干之前。  第五部分是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杜青林、赵洪祝、杨晶。第六部分从路甬祥到桑国卫,是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七部分两位现任国务委员梁光烈、戴秉国。第八部分是现任“两高”负责人,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第九部分从廖晖到何厚铧,是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何厚铧之后是一个“和”字。这个字不可忽视,他是一个重要分水岭。“和”字之前是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卸任的正国职领导人(包括卸任政治局常委和像万里这样的虽非常委但担任过国家机构正职的领导人)。而“和”字之后则是卸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其顺序依次是:第一,卸任中顾委常委(张劲夫、郑天翔、刘复之);第二,卸任政治局委员(从杨白冰到曾培炎);第三,卸任政治局候补委员(王汉斌);第四,卸任军委副主席(张震);第五,卸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令计划);第六,卸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李铁映、盛华仁等);第七,卸任国务委员(唐家璇);第八,卸任“两高”负责人(肖扬、韩杼滨、贾春旺);第九,卸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胡启立、李蒙等);第十,特殊情况(邓力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卸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排名,按照其卸任前担任的最高职务来计。如倪志福、邹家华、李铁映、杨汝岱等人都曾担任过政治局委员,但卸任时倪、邹、李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杨汝岱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更曾担任政治局常委,故其排名时分别放在人大、政协方阵。而田纪云、姜春云卸任时均同时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故“就高不就低”,排名按照政治局委员来计。邓力群在中共十二大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跻身党和国家领导人;但十三大之后仅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并以此退休,但这一职务并非领导人,不过其个人仍然享受领导人待遇。  以上这些均属于党和国家领导人范畴。而再之后的中央军委委员和已经卸任的军委委员,则是军队领导人,不计入党和国家领导人。  回顾自1949年以来的中共高级干部排名,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并深刻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如“文革”初期,毛泽东确立了至尊的政治地位,而林彪地位也急速上升,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副统帅。在1969年中共九大公布的当选政治局委员名单中,是采取如此的格式“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林彪、(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叶群、叶剑英、刘伯承、江青……”。旨在突出毛、林二人的地位。而如今党代会公布政治局委员名单,则一律按照姓氏笔画顺序。  在“文革”之后,中央领导层长期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排名相对比较复杂。如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等几位开国元帅,在军队享有崇高的威望,在政坛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排名与政治局常委及国家正职领导人放在一起,排名政治局委员之前。在当时,计算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序列中还有中顾委副主任、中顾委常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军委顾问、国务院顾问等名目。其排名顺序也经历了变迁。如1982年中共十二大后,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洪学智排名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中顾委常委排名政协副主席之后。而仅一年之后,1983年六届人大、政协会后中顾问常委排名大幅上升,与中顾委副主任一道,排名政治局委员及书记处书记之后,而排名人大副委员长之前。到了1988年七届人大、政协会后,中顾委副主任位置上升,排名居于政治局委员后、书记处书记前,中顾委常委仍列书记处书记后。而军委副秘书长排名则后移至全国政协副主席后。  需要说明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排名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在1978年五届全国政协召开之前,全国政协副主席虽然也是高级干部,但并未列入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相反,一度设立的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由国家主席兼任),则算在国家领导人行列。如1961年陈赓大将的追悼会的新闻报道中,提及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包括“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林彪元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陈毅元帅、刘伯承元帅、李先念,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乌兰夫、陆定一、康生、薄一波,中共中央委员徐向前元帅,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郭沫若、陈叔通、林枫,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傅作义等”,政协副主席则不计入。甚至到了1978年5月22日,欧阳钦追悼会的新闻报道中,“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康世恩,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宋任穷……童第周,也送了花圈。”政协副主席仍然单列,位计入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于1978年3月五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其后政协工作逐步得到加强,全国政协副主席逐步列入国家领导人行列,大约时间在1978年底与1979年初。   大公网特约评论员、大公报副主笔 马浩亮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