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首席政治评论家菲利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最近有句妙语,说这场金融危机“让原本不可思议的变成了不可避免的”。一个最新的例证是,直到最近以前,中国这个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大型经济体,还被整个世界认为是将世界从衰退中拯救出来的发动机——至少是缓冲器,然而进入12月之后,来自西方世界的论调突然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中国不仅躲不过这场危机,受破坏程度还将远比美国要大得多,持续的时间也将长得多。
这种突如其来的唱衰可能来自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态度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12月16日在一个记者会上说,中国,这个习惯了两位数增长率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明年的GDP增长将会从今年的9.7%回落到5%。这个悲观的预计对于刚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鼓舞全民斗志“保八争九”的中国来说无疑于当头一棒。
卡恩表示,“我们一开始预计中国增长将有11%,接着是8%,接着7%,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只有5%或者6%”。从公开报告看,这也是 IMF下半年来第四次调低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7月份的一份报告中IMF还预测中国2009年GDP增幅9.8%,10月份的报告下调至 9.3%,11月份再下调至8.5%——显然最近的这个月IMF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出现了跳水式的逆转。
在西方世界看来,对中国来讲,5%的增长意味着崩溃。许多经济学家都相信,而且温家宝总理也在今年初公开说过,中国经济只有保持至少7%的增长,才能够避免大面积失业。另一种说法是,中国需要8%的经济年增长率,才足以提供700万个就业岗位。考虑到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出口市场萎缩的多重打击,今年中国已有数以万计的企业倒闭。如果经济增长降低到5%,那么,2009年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从经济发展到社会稳定最岌岌可危的关头。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最新一期的封面故事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恐慌。这篇名为《中国与印度:突然的脆弱》的文章指出,直到最近以前,这两个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大型经济体还认为自己绝缘于这场将富裕世界折磨得痛苦不堪的传染病。然而,全球经济低迷会把中国和印度一同拉下水,给这两个仍然贫穷的国家带来大规模失业,“明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降至5.5%,如果中国经济增长率也下降至这个水平,这在国内外都将被视为一场灾难”。相比而言,《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比刚刚经历了孟买恐怖袭击的印度更危险,因为“在应对经济低迷方面,印度相对中国有两大优势,印度在应对经济问题方面有着大量的经验;另外,印度的民主政治体系能够使其更好地解决意见的分歧”。
我们正处在一个泡沫后的世界:先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接着是信贷泡沫破灭,然后是最大泡沫——美国消费泡沫破灭,那么现在,中国经济奇迹也要“泡沫破灭”了?
我不明白西方朋友们在看待中国时,为什么天堂的隔壁就是疯人院。我们身在中国,比任何外人都清楚中国存在诸多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经济结构不合理、内需消化能力弱、投资效率低下、贫富差距、环境恶化、社会冲突等等。对于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化成的全球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我们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举国上下都在迎接更寒冷的冬天,并且确定了“中国救不了世界,中国只能救自己;我们出口、内需等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中国能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就是对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的原则立场。所以,请不要恐吓我们。
中国拥有高达1.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急速上升的税收为政府提供了充足的财政盈余,这两个政府应付时下危机的本钱或许有太多值得批评的地方,但现在它确实是雄厚的资本;对于中央政府提出的4万亿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以及各地方政府配套出的据称已经超过10万亿的内需拉动投资,我们也能找出“过多政府主导”、“过多投入到基础建设”、“过多投向国企”等无数问题,但外国人无法理解“降增速上下异志、促增速上下同心”的中国特色;至于社会稳定因为增速放缓而矛盾激化,我们不要低估政府动员民众和通过铁腕反腐化解民怨的能力——当然,政府在应对民间舆论和不同意见上的开放宽容趋势,已经在2008年得到了正面激励,2009年没有道理“进一步退两步”。
“化危为机”已是朝野共识,在这场80年来最大的危机倒逼下,我比任何时候都乐观地相信,战胜这场危机,将使我们得到很多长久以来求之而不得的东西。
2009年1月14日星期三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