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9日星期四
饮水和食物的酸碱性与酸性体质无关 与“好医生”碱性保健杯论理 王红
近年来,不断有纳米能量杯制造弱碱性水的广告在午夜电视、地方小报及互联网等媒体出现,一个叫做“好医生”电解水杯、碱性保健杯的,说是要每天喝大量弱碱性水,可挽回酸性体质者的许多疾病。有人拿给我看过,觉得又是若干年前的矿泉壶,没几天好混的,随他去。笔者有邻居经不住诱惑买了一个,第二天测量水的PH值都达到9了,发现不是弱碱性,而真的是碱性水了,她紧张地找到我咨询,作为从医多年的医生,我干脆写了篇短文,与“好医生”碱性保健杯论个理。
食物的酸碱性和致酸碱性
水有酸碱性,完全纯净的水也会发生极微弱的电离,生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此时二者浓度相等(均为10-7M),水呈中性,PH值为7;当水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水呈酸性,PH值小于7,酸性越强PH值越小;反之,则水呈碱性,PH值大于7,碱性越强PH值越大。通常喝的纯水中由于溶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呈酸性。
食物也有酸碱性,大多数食物是中性(PH值等于7)或酸性(PH值小于7)的,碱性(PH值大于7)的食物很少。食物的致酸碱性是指人吃了该食物后,经消化吸收,在人体内进行生化反应,反应产生的是酸性或碱性,这与食物本身的酸碱性完全是二回事。
国外有些资料,把鱼虾、肉类等动物性食品划定为“致酸性食物”,把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品划定为“致碱性食物”。无疑,欧美等西方国家居民吃的肉类食品(致酸性食物)比中国人多得多,而蔬菜(致碱性食物)却比我们少得多。在此,我们姑且不论欧美等西方国家居民因此就比中国人要体弱多病,也姑且不论该理论是否正确,把它张冠李戴地说成是食物本身的酸碱性,并因此证明人需要喝碱性水,则是玩弄了偷换概念的游戏,是十分荒谬的。
笔者一次请客,在餐桌上除了放醋外,还准备了苏打水,说明由各人自已选用。醋是酸性的,苏打水是碱性的且富含钙镁等无机矿物质,应该是符合某些人极力推荐的食品,但无一例外的都选用醋,而无人选用苏打水。
众所周知,美国人爱喝可乐,法国人喝葡萄酒,德国人喝啤酒,中国山西人喝醋,这些都是酸性的,如果按必须吃弱碱性水和碱性食物的理论,都该是体弱多病的短寿者,可事实并非如此,实践说明必须吃弱碱性水和碱性食物的理论是完全错误、十分荒谬的。
食物的分解消化要在酸性环境下进行
“人的体液是碱性的,因此需要喝碱性水”这又不对了,因为人的体液有血液、淋巴液、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等等,消化液又有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等,每种体液的PH值都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如胃液为1—3,汗液6,尿液6.9,血液7.35—7.45,肠液8.4。而水和食物咀嚼后吞入胃中,并在胃中分解和消化,人的胃液是酸性的,且酸性极强,PH值为1—3,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常识及其“适者生存”的原理,说明胃中只有保持酸性才是有益的:有利于吃进去的食物进行分解、消化,并随后在肠中吸收;有利于吃进去的食物进行杀菌,防止疾病。
酸性食品不但好吃,而且有利健康
长期以来,人们的食物几乎都是中性的或酸性的:
各种蔬菜:西红柿、青菜、白菜、包菜、黄瓜等及由它们加工制成的酸菜、泡菜;
各种水果:桔子、苹果、杏子、山楂、柠檬、樱桃、广柑、葡萄,……
葡萄酒、啤酒、米酒、香醋、果汁、酸奶,……在人们的食谱中,很难找出碱性的食品来。
最后我还是强调一下:喝水要喝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