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9日星期二

如何成功穿越沼泽



沼泽徒步方法:

  通过沼泽地时,最好寻找一位了解情况的人作向导。行走时,手中应执有一根探杖,探寻坚实的地面或泥水较浅的地方。沼泽中常有一些由丛生植物形成的池沼,这些由碎叶、湖草、泥土组成的漂浮层,其厚度、强度、支撑力都不相同,走在上面很容易发生意外。通过时,每人应探查自己的路线,不要重复前人的脚印:总踩在一个地方,重量加在一条线上,容易发生危险。在必须单线行走时,应拉开距离,防止重力过于集中,还应尽量利用突起的土丘。如遇到有鲜绿色植物的地方,应绕行,因为它不是湿度大就是漂浮层薄,下面很可能是泥塘。应尽量避免在此处走动,以免震动过大。

  怎样识别危险的泥潭

  泥潭一般在沼泽或潮湿松软泥泞的荒野地带。看见寸草不生的黑色平地,就更要小心了。

  同时,应留意青色的泥炭藓沼泽。有时,水苔藓满布泥沼表面象地毯一样,这是最危险的陷井。

  如非要走过满布泥潭的地方不可,应沿着有树木生长的高地走,或踩在石南草丛上,因为树木和石南都长在硬地上。如不能确定走哪条路,可向前投下几块大石,试试地面是否坚硬;或用力跺脚,假如地面颤动,很可能是泥潭,应绕道而行。

  沼泽自救方法

  万一旅游者陷入沼泽,千万不要惊慌,应放下探杖,甩开背包,躺平身体,尽量扩大身体与沼泽地的接触面,控制下陷的速度。下陷被控制住后,可以利用身体的翻滚,使自己从沼泽中摆脱出来。也可以利用身体向前倾倒而延伸出这段距离。若发觉双脚下陷,应该把身体后倾,轻轻跌下。跌下时尽量张开双臂以分散体重,这样可使身体浮于表面。或攀扶或接近干燥地面或其他附着物。 例如身旁有树根、草丛,可拉它借力移动身体。移动身体时必须小心谨慎。每做一个动作,都应让泥有时间流到四肢底下。不要慌忙,急速移动只会使泥或沙之间产生空隙,把身体吸进深处。通常移动数公尺,得花一个小时左右。若感到疲倦时可伸开四肢,躺着不动。这个姿势会保持身体不沉下去。
  注意:别脱下背包或斗篷,或可增加浮力。如有手杖,可插在身体之下的沙 中。如有人同行,应躺着不动,等同伴抛一条绳子或伸一根棒子过来,拖拉自己脱险。急速乱动不但帮助不大,而且会很快筋疲力竭。倘只有自己一人,朝天躺下后,轻轻拨动手脚,用背泳姿势慢慢移向硬地。

 在自救很难成功的时候,他人才应开始援救工作。这时遇难者必须静静地等待,停止一切活动,以减缓下陷的速度。救援者则应注意救护的措施。应以尽量轻的动作接近遇难者,以防破坏遇难者附近浮草层的强度和浮力,使遇难者失去被救的希望,使自己陷入难以自拔的烂泥之中,救援者应轻轻爬到遇难者身边,送给他一木棍或一木板,使之增加本身的浮力,

 并使被救者看到希望,增强信心。然后用探杖、木棍等物铺在遇难者身边的漂浮层上,加大受力面积,以便把遇难者拖到较坚实的地段上来。

  在沼泽地怎样维持生命

  在广阔的沼泽地带,最大的威胁是潮湿寒冷的天气。若弄湿了衣服,又暴露在寒风之中,就会很容易冻坏。

  应尽快寻找动物躲避风雨的地方,如树林、矮树丛、洞穴、岩石、堤岩等。沼泽地上的羊圈、牛棚也是避风的好地点。

  收集雨水或把冰雪融化来作饮用水。但在大雨、大雪或浓雾的情况下,若非必要就别冒险走出去。待天气好转,再走到附近安全的地方。


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以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股体育热潮正在神州大地掀起。春节、五一、十一等长假和老百姓收入的不断增加,攀岩、攀冰、滑雪、登山、动力伞滑翔、自行车远行、自驾车游等一大批新的运动健身项目也正成为中国百姓的健身新宠。



不过专家们提示,不管是传统健身项目还是选择新的健身项目,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运动健身时尤其要注意预防伤害,安全是运动健身的第一要素。



所有的运动健身项目都有利弊两面性。如果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在运动中不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应对方式,那么在从事某些运动项目时,所带来的伤害也可能是致命的,与健身益志的初衷背道而驰。



进入到2005年后的一月份,北京的一群登山爱好者利用元旦假期前往山西小五台山进行登山活动,再次遭遇到险情,幸亏营救及时才没有带来人员伤亡。不过,接下来同在一月份,一对同为登山爱好者的北京新婚夫妇前往四川四姑娘山以攀登的方式度蜜月,但因为准备不足,导致险情出现,其中新婚丈夫遇难,新婚妻子经过当地公安等部门上百人的营救后方幸免于难。(中国户外资料网国内新闻栏目都有详细的介绍)



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李丽莉是位有着丰富群众健身经验的专家,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示着,不管是选择什么样的健身运动项目,进行科学充分的准备是确保安全的前提。她分析说,每一个人的身体状态在不同时期都是不同的,因此项目的选择一定要符合这一时期身体状态来安排。最合适的方式是每年都定期到指定医院或是体质监测部门去作必要的检查,然后根据检测结果,由运动专家开出有针对性的健身处方来进行。



另外还要充分了解所选择运动项目预防意外伤害的特点和方法。例如登山爱好者们在出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非常关键的。这些准备包括对当地地理、气候、气象等情况的了解,携带必须的各种登山防寒装备、无线电救援设备以及相关救援和野外急救装备,同时相关的技术培训等都是必备的。同时,还应当选择建立同后方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以便及时得到救援和支持。冬季登山还应要高度重视防寒。



李丽莉介绍说,户外运动因与大自然的交融,以及挑战自我等特点吸引了许多体育爱好者。但值得提醒广大户外运动者的是,这些项目必须选择在具有充分安全系数的条件下开展,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目的是健身,而不是玩命。活动前提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也是这些运动项目的组成部分。



李丽莉还结合项目特点进行了必要提示。滑冰爱好者们在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冰面的融化程度,防止溺水而亡。在从事这项活动时,最好结伴而行,万一出现险情时能够相互救助。预防冬泳所带来的意外性伤害,其实也是有要诀可以掌握。这些要诀是:游阳不游阴,游雨不游风,游雪不游雾,游清不游浑。在冬泳时间上也应当根据当时的气温来确定,正常情况下一般以20分钟锻炼比较合适。



目前越来越受到体育爱好者喜欢的户外滑雪运动,也是项容易给运动者带来伤害的新兴项目。从事这项活动的爱好者们,应当首先在各个滑雪场教练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各种基本动作要领,同时掌握自我防护的方法。在运动之前,也同其它运动项目一样,必须做好运动前的热身活动,将身上的关节活动开了后,再进行运动。



至于目前越来越流行的自驾车出行,除了做好车辆的保养外,不要疲劳驾驶,保持心情愉快也是必备的条件。同时,也最好能够结伴出行,以应付在野外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