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的经济似乎遇到了寒流,特别是在第四季度,着陆信号逐渐明显,但到底是硬着陆还 是软着陆,还须进一步观察,但是现在肯定的是,中国经济已经开始着陆了。
2011年12个月的PMI指数,几乎在都在50附近徘徊,10月份的PMI指数甚至低于50,显示经济开 始收缩,从10月份开始,外汇占款连续3个月下降,热钱外流迹象也愈发明显,这也说明,看空中 国实体经济的人越来越多。那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遇到什么问题?
先从国际的大环境说起吧,2011年外部的环境不容乐观,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元似乎到了存亡的 关键了,从希腊开始,出现危机的国家一个接一个,从希腊到西班牙、葡萄牙再大意大利,局部的 危机正逐渐演变成整个欧洲的债务危机,在此种情况下,这对于我们外贸出口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外贸在GDP的比重将比2010一年有所下降。当然外贸行业下降并非由于欧 债单一的原因演变所致,更为重要地是,在去年中,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升值,对于国内制造业3% 的利润来说,又是一严重冲击。
拉动消费,启动内需,从98年开始金融危机伊始就开始提了,13年之后,消费占CDP的比例仍逐渐 下降,这一现象在2011仍然表现出来了,很多人说,包括很多所谓的专业分析师在说,中国的消费 没有问题,还让你超市去商场看看。这是何等的幼稚?超市和商场消费不能说明消费旺盛,倒是中 国的网购市场发展,才能进一步说明中国消费哪里出问题了。去年中国的网购市场进一步发展,几 乎占到10%社会消费总额,发展速度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非常快的。这种消费发展不是说明我们的 内需扩大了,不是说明我们消费就增长了,这是一种“挤压的消费”。何为挤压的消费,也就说通过 正常渠道购买商品的成本太高,转向于另外一种低成本的商品购买渠道。也就说,现在我们店里、 专柜、商场里购买的东西太贵了,这种高成本、高价格也是阻碍消费发展一个重要原因。这边就不 探究,高价格背后的原因了,用网购市场发展只说明一个道理,中国的消费被挤压得太严重,所以 消费在短时间里很难起来。2011年,中国的消费进一步被压缩,只有奢侈品的消费出现大幅度增 长,中低端的消费是逐渐走低的,或许在2013年之后,奢侈品的消费也会走向一个拐点,开始逐渐 下降。消费层次变化,也反应了贫富差距不断加大这一事实。
投资似乎在2011年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7.23高铁事故,使得铁路投资速度下降,持续调控的房地 产政策,使得房地产投资也开始收缩,虽然要保障房建设的对冲,但不可否认的是,2011年总的投 资额增速应该会有所下降。在目前的基础设施比较健全的情况之下,投资带来的边际效应也开始逐 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一个市里面没有任何一条高速公路的时候,修建第一条高速公司带来的 边际效应是最大的。在有一条高速公司,再来修第二条高速公路的时候,那么的他的投资效应相比 第一条应该是有所下降的,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步 伐会有所放缓,但是在很多内地县级市政府,仍然不排除用无效的投资来带动无效的GDP为自己升 官之路添上一些砝码。
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远不只遇到这些问题,还有制造业的危机、通胀危机、民生等愈发突显的问 题,当政府还没有这些问题进行对症下药之前,要解决目前这些问题,暂还看不到太多的希望。 前 面写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都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已有着陆迹象。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 中国家来说,我们对于经济真的是毫无办法了吗?其实并非如此,中国解决问题的手段依然存在, 甚至有多种武器,但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且根源在于使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社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然而财富分配并非像改革开放之初的承诺一样,使一 部分人先富出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目前的情况是,确实是一部分先富起来了,而且是越来越 富,因为富人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人脉关系本身就较普通人来得多,所以也使得财富愈发的集中。 现在经济的症结就是出现在财富分配上,一个缺少中产阶级社会是无法拉动内需的。
9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改革、住房市场化以及所谓的宏观调控,确实在当时扭转了多方面的问题, 其一,结束了国有企业多年积弱积贫的局面,大型企业变得更为垄断,资源更为集中,也早就了所 谓中国企业在世界的500强。
其二,通过住房、医疗、教育等市场化,特别是住房市场化结束了经济多年萧条的局面,特别是在 土地市场上通过出让土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据不完统计,2010中国政府土地出让金收 入相较于98年提升了100倍以上,当时大部分收入并没有用在老百姓身上,更多是进入了私人腰 包,这也是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地愈发频繁的宏观调控,也造就了一个很大的趋势,即所谓的“国进民 退”,如果有印象的人,应该还记得在90年代,在中央的要求下,地方政府要陆续关闭小火电、小 印刷厂、小水泥厂、小电解铝厂等此类的行为,以此来扶持所谓的国有企业,通过减少竞争给国有 企业更多的市场。从全国一盘棋的范围和角度来看,产能过剩必须要有所抑制。但是从市场经济角 度来看,通过这种行政关于来调控市场本身是不合理的,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有价格机制的调节, 如果小企业能够在市场可以生存下来,就可以证明他的效率是可以适应市场的,反之,有更多政策 与资源倾斜国有企业,在当前的市场中被淘汰的话,并非说明市场过剩,只能证明国有企业自身机 制和效率出了问题。
今天与几个不同行业的朋友交流一些今年情况,似乎没有一个对今年的市场保持乐观的,更多的感 觉对今年市场的不确定与复杂性,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盯着新一届政府上台带来的政策与变化。很多 方面ZY政府与DF政府是相似,这在政策的持续性与连贯性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每一届新的政府 上台都希望带来新的变化,打开新的局面。
回想一下30年前改革开放情形,整过国家进行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型,结束近30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路线,把经济建设作为发展的中心,只有解决大家生计问题才是根本,要原子弹,还是要解决肚子 问题,这个时候应当有一个侧重点。改革开放最初是以解放农村的土地与劳动力为开端,实行包产 到户,发展乡镇企业,现在华西村仍然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典范。到了90年代,新的政府与领导上 台,政策有所变化,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业潮,民营企业在90年代有了非常大发展,在当时形成了 一股很大趋势,即所谓的下海潮,这与我们目前想进入体制内的潮流是完全相反的。
地方债的问题表面看起来比较严重,但还没有到崩塌的的地步,政府解决地方债有多种手段,最常 见的就是印钞票,通过通货膨胀减轻还债压力,比如在90年代末开始发行大量的国债,当时人们普 遍还债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情,但是随着解决的发展与通货膨胀提升,还债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难。 第二,政府本身就拥有巨大的资源,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资产,目前全国有将近110万亿的国有资 产,这是对地方债的一个担保。
前面说到,90年代启动的国有企业改革,民生供给市场化以及宏观调控,虽然解决了一些当前一些 危机,但是带来的却是一些长远问题。很多时候都是这样,人们得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经常是不一 致,本来用一些方法解决当前的需求是十分合理的,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能及时作出调整的, 必然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就像小时候父母教育小孩一样,从小要求小孩要乖,不要调皮捣蛋,只读 书就可以了,需要小孩学习其他的东西,这种教育本小孩小时候本没有错误,但是这种教育出来的 小孩以后一定很难一个勇敢的人,很难在这个社会激烈竞争中获得胜利,因此从长远来看,就演变 成另外一种问题。
当我们往这一个方向走过之后,又未能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与改变,使得资源渐渐向国有企业聚集、 向既得利益阶层聚集之后,那么带来的一定是财富分配的不合理,造成贫富差距进一步的拉开(当 然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很多,这只是其中之一,我们税收制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其后的文章中 会进一步论述)。
国际上普遍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贫富差距,认为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过于 公平;而0.4是社会分配不平均的警戒线,故基尼系数应保持在0.2~0.4之间,低于0.2社会动力不足; 高于0.4,社会不安定。据统计,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2000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 线,并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了0.465。遗憾的是,此后国家统计局竟然不再公布国内的基尼系 数。目前基尼系数大都是经济学者的估计。据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称,200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 达到了0.496。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据世界银行 的测算,欧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也不过在0.24-0.36之间。这是数据就印证全文开篇一个观点,中 国是一个缺少中产阶级国家,即使在这10年涌现了一批所谓的中产,但是在中国股市与楼市洗劫下 也难以独善其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